
蔡某,女,39岁,本地人氏。初诊: 2023年6月13日。主诉:未避孕未孕1+年。患者2020年行剖宫产术,术后3年严格避孕。2018年初开始备孕,性生活正常,一直未避孕未孕,患者配偶拒行检查,近期有性生活未避孕。既往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10+年,半年前复诊后已停用所有治疗药物,末次复诊时间为1月前,医师未予特殊药物,嘱半年后复查,前次妊娠时“尿蛋白及尿红细胞增多”,但未使用特殊药物。14岁初潮,平素月经规则5-6/32天,近半年月经周期及经期异常:6-10+/21-32天,Lmp:2023年5月19日,量偏少,色黯,质地中等,少许血块,行经第一天下腹隐胀痛,可耐受,经前乳房胀痛。孕3产1流1。现患者情绪焦虑,有倾诉欲望,脱发且白发多,觉阴道干涩,性欲不高,平素精神欠佳,易疲倦,腰酸,偶有双膝关节酸胀,耳鸣,寐差,梦多而易醒,尿频,夜尿2-3次/晚,大便偏结。舌淡黯,苔薄白,脉弦沉。
诊断:断绪
辨证:肾虚肝郁证
治法:补肾填精,舒肝调经
主方:毓麟珠加味
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0g,赤芍10g,川芎10g,甘草6g,当归15g,熟地黄15g,淫羊藿9g,菟丝子30g,杜仲10g,覆盆子10g,山茱萸5g,丹皮10g,柴胡10g,郁金1og,石菖蒲10g。*7付,水煎服,日一剂,分次温服。
二诊:2023年6月30日,患者服上药后疲倦感好转,睡眠稍有改善,经前乳房胀痛较前好转,月经按期来潮,Lmp:6月20日,量仍偏少,色红,无血块,但至今未净,色已暗,无腹痛,但觉下腹稍有坠胀感,腰酸,偶有双膝关节酸胀,耳鸣,小便正常,夜尿2次/晚,大便正常。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治法:补肾益精,止血调经;主方:安冲汤加味。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0g,白芍10g,山药15g,海螵蛸15g,生龙骨10g,生牡蛎15g,棕榈炭15g,续断炭10g,地黄炭15g,益智仁10g,仙鹤草10g,酸枣仁10g,甘草6g。*5付,水煎服,日一剂,分次温服。
三诊:2023年7月5日,患者服上药后阴道流血已完全干净,无腹痛,下腹稍有坠胀感,腰酸,同房时仍略有干涩感,兴致不高,同房后腰酸明显,偶有双膝关节酸胀,耳鸣,白日多思,情绪不稳定,夜间多梦,小便正常,夜尿2次/晚,大便稍溏。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略弦。治法:补肾益精,理气调经
主方:毓麟珠加味。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0g,白芍10g,川芎10g,甘草6g,当归15g,生地黄15g,熟地黄10g,丹参10g,山茱萸5g,山药15g,柴胡10g,生姜5g,大枣5枚,桑椹10g,淫羊藿6g,益智仁10g,酸枣仁10g,远志6g。*14付,水煎服,日一剂,分次温服。嘱:可同房不避孕。
四诊:2023年7月20日。患者昨日按期出现阴道流血,但量极少,色黯,无腹痛,下腹坠胀感明显,略有腰酸,近期未觉耳鸣,纳可,寐一般,二便正常。
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略弦。测尿妊娠:弱阳性。治法:补肾益精止血。方选:寿胎丸加味,菟丝子15g,桑寄生10g,续断15g,阿胶3g,白及10g,海螵蛸15g,党参15g,白术15g,山药10g,陈皮5g,紫苏梗10g,甘草6g。*5付,水煎服,日一剂,分次温服。嘱:隔日监测血清HCG、孕酮及雌二醇。
五诊:2023年9月2日,患者诉上次就诊后遵医嘱于社区医院监测血清HCG,最高值为90mIU/ml,后下降,阴道流血较前明显增多,稍多于平素月经量,色红,无血块,下腹微胀。因个人原因推迟复诊,Lmp:2023年8月30日,现为月经周期第4天,量较平素月经稍增多,色红,无血块。自上次“生化妊娠”后一直觉乳房胀痛,无腹痛腰酸,食欲正常,寐差,多梦易醒,白日多思,精神差,觉乏力,小便正常,夜尿2次/晚,大便稍溏。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略弦。治法:补肾益精,理气调经。主方:毓麟珠加味。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0g,白芍10g,川芎10g,甘草6g,当归15g,生地黄15g,熟地黄10g,丹参10g,山茱萸5g,山药15g,柴胡10g,生姜5g,大枣5枚,桑椹10g,,益智仁10g,酸枣仁10g,远志6g。*21付,水煎服,日一剂,分次温服。嘱:可同房不避孕。
六诊:2023年10月8日。患者复诊,诉连续3日测尿妊娠阳性,社区医院测:HCG:4000mIU/ml,孕酮:15ng/ml,行妇科彩超:宫内可见一液暗区,右侧附件区黄体囊肿。患者一直有极少许阴道流血,仅在内裤上可见少许血迹,色黯,下腹微胀,纳可,寐一般,夜尿频,3次/晚,大便正常。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治法:补肾健脾,固冲止血。方选:寿胎丸加味
菟丝子15g,桑寄生10g,续断15g,阿胶3g,党参15g,白术15g,白及10g,海螵蛸15g,山药10g,陈皮5g,紫苏梗10g,甘草6g。*10付,水煎服,日一剂,分次温服。黄体酮胶丸:1粒,口服,每日2次。
解析:患者因“不孕”就诊,根据既往是否有过妊娠分为“断绪”、“全不产”,断绪是指既往有妊娠,未避孕而连续1年不孕者。有多种因素可导致不孕的发生,而中医一般从“虚”、“实”或“虚实夹杂”来进行诊治。患者既往有“肾炎”病史,大病、久病耗伤肾精,肾精亏虚,则孕卵不足,无法正常与男精相结合,故可导致不孕,此为“虚”,为病之本。而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发现患者妊娠需求急迫,且因配偶态度不配合,情绪焦灼,肝气内郁,气机不畅,阻碍两精相合,此为“实”,虚实夹杂而为病,在治疗中时时注意补肾同时调畅气机,以达到舒肝健脾而助孕的效果。选方毓麟珠为主,本方出自《景岳全书》卷五十一,治妇人气血俱虚,经脉不调,或断续,或带浊,或腹痛,或腰酸,或饮食不甘,瘦弱不孕。平素根据患者病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配伍舒肝养阴类药物一并舒畅情志,调畅气血,在患者孕后以寿胎丸加味以补肾固冲安胎。患者终得其孕。特别指出的是育龄期妇女,在早孕期间除“异位妊娠”需排除外,仍需排除如“生化妊娠”一类妊娠,体质敏感的妇女在停经后即可有轻微妊娠反应,但监测血清HCG上升幅度不超过200mIU/ml,伴随血清HCG下降,月经来潮,即考虑为“生化妊娠”,《竹林女科证治》提及“唯一月堕胎,人皆不知有胎。但谓不孕,不知其已受孕而堕也。一月属肝,怒则堕。”谓之“暗产”,古人认为多由郁怒不舒、房室不节所致(见《景岳全书》卷三十九)。李樾《达生撮要》:“种子须防暗产。初交之后,最宜将息。弗复交接,以扰其子宫,盗泄母阴,夺养胎之气。盖浮火一动,则摇撼肾脉,胞门亦由之而不闭,胎始堕也。”认为在妊娠早期亦补肾、舒肝、补益气血、节制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