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某,30岁,已婚,2020年 5 月23日初诊。主诉:月经稀发10年,停经7月。患者13岁初潮,20岁开始月经不规律,5~ 10d /40d 至 5 个月,量少,色暗红,无痛经,形体肥胖,结婚2年性生活正常,未避孕未孕至今,丈夫精液检查正常,孕0产0,LMP2019年10月25日。现月经未潮,头晕耳鸣,腰酸,平素带下量多,色白,质稠,无异味,纳寐可,小便可,大便稀。体格检查:身高 160cm,体重70kg,BMI27.3kg/m2,黑棘皮症 (+) 。辅助检查:性激素六项:FSH 6.18mlu /ml,LH 14. 26mlu /ml,T 1. 94nmol/,PRL 398.35 uIU/mL;空腹血糖5.0 mmol/l;空腹胰岛素21.14 uIU/mL。肝功能、甲状腺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盆腔超声检查: 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内膜厚6mm。舌淡、边有瘀点,苔白腻,脉沉滑。
辨证:肾虚兼痰湿,瘀阻冲任
治法:化痰除湿,通络调经
主方:化痰调经方
苍术20g,菟丝子10g,法半夏10g,陈皮 10g,薏苡仁30g,决明子10g,当归15g,淫羊藿 15g,紫石英 15g,川牛膝 20g,路路通20g,白术30g,川芎10g,续断15g ,甘草6g。14剂,每日1剂,早晚温服,嘱合理饮食,有氧运动,控制体重,每月减重3-5斤。
二诊:2020年6月20日,LMP 2020年6月14日-17日,量偏少,色暗红,有小血块,小腹坠胀感,经前乳房胀痛,纳寐可,大小便调。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脉沉。体重68kg,予中药守方加减,去路路通、川芎、法半夏、川牛膝,加郁金 10g、香附 10g、山药10g、石斛 20g、葛根 20g。14剂,服用方法同前。
三诊:2020年7月24日,LMP 2020年7月20日,量较前增多,色暗红,乳房胀痛好转,血块减少,无明显腹胀;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脉沉。体重66kg。查性激素六项:激素六项:FSH 8.35mlu /ml,LH 6. 42mlu /ml,T 1. 29nmol/,空腹胰岛素11.22 uIU/mL。予以化痰调经方守方继服,10剂,配合来曲唑2.5mg口服,月经第5天开始,连用5天,嘱其8月1日监测排卵。
四诊:2020年8月1日,B超监测卵泡示: 左侧卵泡16mm×14mm,内膜7mm,继续原方加补骨脂10g,肉苁蓉10g养膜长膜。拟于8月4日B超监测卵泡。
五诊:2020年8月4日,B超监测卵泡示: 20mm×18mm×17mm,内膜9mm;嘱其隔日进行性生活,并予以中药自拟促排卵汤,药用当归 10g、熟地黄 10g、赤芍 10g、丹参 10g、香附 10g、红花 5g、王不留行 5g、淫羊藿 10g双补肾阴肾阳,活血通络,促进卵子排出。2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六诊:2020年8月6日:B超检测排卵提示盆腔未见明显异常,内膜9mm,子宫直肠窝积液15mm。续以自拟促黄体汤,药用熟地黄15g、白术10g、当归10g、黄芪10g、枸杞子10g、续断10g、巴戟天10g、肉苁蓉10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10剂温补肾阳、调经固冲,以促进黄体发育。
七诊:2020年8月25日: 停经35天,查血HCG 5879. 9mlU/ml、P 31. 92ng /ml,予以中药补肾健脾保胎治疗,方选寿胎丸+四君子汤加味,药用党参15g、白术10g、黄芪10g、菟丝子10g、续断10g、桑寄生15g、茯苓10g、阿胶9g,甘草6g。7剂, 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用。补肾健脾安胎至妊娠10周,后随访于2021.4.25顺产一女婴。
解析:育龄期女性是继发性闭经的高发人群,多囊卵巢综合征为其主要病因。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加,过多摄入肥甘厚味之品,劳逸不当,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聚为痰,脂膏痰湿瘀阻经络,故胞脉闭塞而不潮。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紊乱、体重增加等表现与肾虚气化失职、脾虚痰湿密切相关。
指导老师按语:
本案患者既往月经异常10年,为肾虚之象,形体肥胖、高胰岛素血症为痰湿之证,根据睾酮高、不孕可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夹有血块为血瘀之表现,辩证为肾虚痰湿,瘀阻冲任,治以补肾化痰,通络调经。首诊时月经7月未潮,B超提示内膜薄,不宜急于活血通经,此时宜填补肾精,化痰湿,滋阴养血、辅助阴长,方选化痰调经方,苍术、菟丝子补肾燥湿化痰,半夏、陈皮、枳壳健脾行气; 紫石英温肾补阳,枸杞子补肾阴肾阳,丹参活血调经,香附疏肝解郁; 山楂、决明子降脂; 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一二诊后月经基本正常,三诊始因有孕求,予以化痰调经方联合来曲唑促进卵泡发育,四诊B超提示卵泡发育可,但内膜偏薄,予以加补骨脂、肉苁蓉养膜,五诊根据B超监测排卵情况,当卵泡直径大于18mm,抓住“的侯”,予以促排卵汤活血通络促进卵子排出,并指导同房。六诊B超提示卵泡已排出,治以温肾益气,改予以促黄体汤促进黄体发育利于胚胎着床,七诊患者已受孕,转以补肾健脾巩固胎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