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某,50岁,已婚,2021年5月23日初诊。主诉:停经7月,潮热汗出1月。既往月经13岁初潮,5~6d /30d,量中,色暗红,无痛经,LMP:2020年10月,平素白带正常,无异味。现烘热, 汗出, 烦躁, 全身酸软无力, 神疲, 夜寐差, 二便调, 舌暗红,苔薄白, 脉弦细。辅助检查:性激素(2021.3):FSH:55.18mlu/ml,LH:28.26mlu/ml;盆腔超声检查(2021.3): 内膜厚3mm,子宫小肌瘤。
辨证: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肾益肝,调理气血
主方:滋肾益肝汤
盐菟丝子 15g、枸杞子 15g、生地黄10g、旱墨莲 10g、女贞子 10g、桑葚10g、郁金10g、炒酸枣仁 10g、石斛10g、银柴胡 10g、浮小麦20g、酒山茱萸10g,甘草5g。7剂,水煎服。
二诊:2021年5月30日,服药后烘热汗出好转, 眠差,偶有胸闷心慌,时有头痛, 二便调, 舌暗红, 苔白, 脉细。守上方加薤白10g,柏子仁10g,龙齿10g,7剂,水煎服。
三诊:2021年6月8日,现无明显烘热汗出,夜寐好转,神疲乏力好转, 二便调, 舌暗红, 苔白, 脉细。守上方,7剂,水煎服。
解析:《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七七任脉虚, 太冲脉衰少, 天癸竭, 地道不通, 故形坏而无子也。”肾虚是该病致病之本,因“肝肾同源”, 故该病的发生亦与肝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绝经期的月经、情绪的异常,人体的衰老都与肝肾密切相关。肾阴不足可使肝脏缺乏润养,肝之阴津不足也会同时耗损肾阴,二者同荣同损,故本病的治疗须肝肾同治,当以滋补肝肾为本病治疗的基础。
指导老师按语:
本例患者年过七七, 肾气渐衰, 月经推后渐至停闭, 伴见烘热、盗汗、烦躁等肝肾阴虚见证,重点调治肝、肾两脏,以补肾、疏肝,滋脏阴、安神志为主,运用自拟滋肾益肝汤,在临床上获得了显著疗效。治病先治人, 治人先治心, 在治疗过程中还应重视心理治疗, 情志疏导, 给其营造轻松环境, 使患者平稳度过围绝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