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特色病案

病案八 胎动不安病案

发布日期:2023-06-13      编辑:王萍传承工作室

张某,26岁,已婚,2021年7月13日初诊。主诉:停经46天,腹痛伴少许阴道流血3天。既往月经规则,12岁初潮,5/30天,量中,色暗红,无血块,无痛经,末次月经:2021年5月27日。6月29日自测尿妊免阳性,之后出现轻微恶心,乳房胀痛等早孕反应,3天前因劳累后出现少许阴道流血,色淡红,伴下腹隐痛,腰酸,神疲,胃纳欠佳,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滑。盆腔B超提示宫内早孕6+周,活胎。

辨证:脾肾两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固肾安胎止血

主方:

党参15g,黄芪15g, 山药10g, 莲子10g, 陈皮10g, 紫苏梗10g, 续断10g, 桑寄生15g,白术10g,黄芩炭10g,乌梅炭15g,墨旱莲10g,柏子仁10g,甘草6g,7剂,水煎服。

二诊:2021年7月20日,阴道出血已止2天,但腰仍微胀,寐纳欠佳,大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滑。原方去黄芩炭,乌梅炭,每日水煎服1剂,连服10剂。后电话随访无异常,足月顺产一健康女婴。

解析:先兆流产是妊娠早期最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少量阴道流血,可伴有下腹痛、腰酸等,中医称为“胎漏”、“胎动不安”。胎元固否责在肾,胎元发育责在脾,脾为后天之本,亦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则胎元得养。

指导老师按语:

肾为生之本,脾化生气血可滋养先天肾精,脾肾两虚则致母体无以养胎、胎元无以系之而屡孕屡堕。正如清代名医傅山所言:“精满则子宫易于摄精,血足则子宫易于容物”。予以四君子汤合四物汤治疗,补先天及后天之本,肾气充足,气血生化有源,冲任得固,则胎有所系,亦有所养,自无流产之虞。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