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 文化

从耶稣像看中西方医疗环境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表时间:2016-12-20

□文/针灸中风科  任珍

   初到意大利佩鲁贾大学联合医院老年病科,查房时发现,每扇门后面都有一个耶稣像,刚开始以为是宗教信仰问题,没太在意。有一天,早上刚到办公室,就听到当晚的值班医师在和家属谈话,告知病人因抢救无效已经死亡。病人家属虽然很伤心,但是平静的接受并配合去料理后事。自始至终,病房和医生办公室都很宁静,没有吵闹与哭声,更没有所谓的医闹。只有安静的祈祷与祝福,希望亲人能在平静中进入天堂。
   西方大部分人都能从容面对生、老、病、死,认为疾病是生命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十字架上的耶稣就是从死亡的象征变成基督教徒的导师和榜样。医院的病房都有十字架和耶稣的标志,也体现了西方人的死亡观——死亡并不是生命最后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这使他们对亲朋的离世表现得更为理性,更多的是分别的惋惜和伤感。
   国人则大多对死亡怀着莫名的恐惧,认为死亡不仅是物质享受的消失,也是精神存在的消失。因而,面对亲人离世,他们表现出彻底的绝望,嚎啕大哭,甚至无休止的追责。有些患者家属认为是医生无能或不尽责,或是发生了医疗差错等,很难接受患者的死亡,导致了目前中国医疗行业的独特现象——“医闹”。
   其实,《黄帝内经》中就指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无论是医师还是患者,让我们抛开成见,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倡导下,不忘初心,学习和传承传统医学知识,形成良好的健康理念,努力创造优质的医疗环境,正确处理好医患关系,为生命保驾护航,并理性面对死亡。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