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保健

春困来袭 三招赶走瞌睡虫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表时间:2016-10-27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你却提不起劲?

  “春眠不觉晓,困意就来了”。又到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了,暖洋洋的天气常使人感到困乏无力,懒洋洋的提不起精神,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春困”。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春困”现象呢?我院朱莹教授,教你三招赶走春困“瞌睡虫”!
释疑:“春困”因何而生?
   朱莹教授指出,春困是人体生理机能随着自然界气候变化而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
   进入春天,随着气温的升高,会使人体皮肤的毛细血管和毛孔明显舒张,体表的血液循环随之旺盛,血液供应量比冬天要明显增多,而使流入大脑的血液比冬天少,大脑的氧气供应量减少,导致了脑神经细胞兴奋程度的降低,于是出现了无精打采、昏沉欲睡的春困现象。


   分析:春困究竟是不是“病”
   中医学的整体观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影响,自然四季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亦与之相适应。春季春阳升发,万物复苏,人体亦由冬藏状态转为春生状态,这两种状态能够自然顺利地转化,人体并无不适的感觉,是健康的标志。
   但专家提醒,如果出现嗜睡、长期浑身乏力等症状的严重“春困”,则可能是疾病的前兆,因为有些病也会出现类似“春困”的表现,应注意加以区别。
   比如缺血性脑中风的老年病人,在发病前一周左右,常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频频出现打哈欠等犯困现象。嗜睡症、甲亢、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都会有嗜睡、头昏等症状,易被认为是“春困”。因此,如有上述症状出现,要及时去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支招:解除春困的3个小锦囊
   如何解除春困?朱莹教授从以下3个方面为大家支招:


   适当户外运动


   春天花红柳绿,阳光明媚,多走出室外,沐浴暖暖的阳光、呼吸新鲜的空气、观赏嫩绿的树叶,不但可以陶冶情操、愉悦心情,还有利于消除春困。


   适度的睡眠


   有人认为,春天只要多睡就不会犯困了。其实不然。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睡8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再增加睡眠反而可能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之处于抑制状态,人会变得更加昏昏欲睡,结果是越睡越困。
   当然,熬夜、缺少睡眠更会加重春困。
   清淡适口饮食


   早餐要摄取较多的热量。养成每天早晨摄取一天中大部分热量食物的习惯,以便供给人体充足的热量。
   油腻的菜肴会使人饭后产生疲惫感觉,表现为体温、血糖降低,情绪低落,工作效率降低,所以春季饮食易清淡适口。
   摄取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由各种氨基酸构成的,其中酷氨酸是大脑产生警觉的化学物质的主要成分,所以从瘦肉、鸡、鱼和低脂奶制品中摄取的蛋白有助于提高人的精力。
   常吃水果和饮果汁。水果中含有丰富的钾,它是帮助维持细胞水分的主要矿物质之一。葡萄干、桔子、香蕉、苹果中都富含这种矿物质。


   专家简介:朱莹,医院业务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脾胃病专科学术带头人,袁长津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擅长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脾胃系统疾病、内科疑难杂症、老年病。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