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外二科 杨邵波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尤其在20岁到25岁年龄段发病率高。胆结石还有一个特点是“重女轻男”。据有关资料统计,女性胆结石发病率是男性的2至4倍。胆囊结石病与女性的联系中有一个有趣的4“F”现象。所谓4“F”是指Fat(肥胖)、Female(女性)、Forty(40岁)、Fertile(多子妇)。这就是说胆囊结石病多见于40岁,妊娠次数多的肥胖妇女。那么,造成胆结石“重女轻男”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喜静少动
许多女性,特别是中年女性往往呆在家里的时间多,运动和体力劳动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就会延迟,这样容易造成胆汁淤积,使胆固醇结晶析出,为结石形成创造了条件。
体质肥胖
许多女性平时爱吃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的食物,这会直接导致发胖。研究表明,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以上的人,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
高脂饮食
特别是长期食用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脑、肝、肾、小肠、大肠等内脏及鸡鸭等禽类的蛋黄等,食用后可导致血液和胆汁中胆固醇升高,破坏胆固醇与胆盐、卵磷脂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若同时伴有胆汁瘀积、胆盐或卵磷脂沉积,就极易产生胆石。此外,长期高脂饮食易使人肥胖,加之不好运动,使胆囊肌肉张力下降,胆囊排空延缓,胆汁瘀积,也会导致胆结石形成。
不吃早餐
现在有很多女性有不吃早餐的习惯,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形成。
多次妊娠
女性在妊娠期间胆道功能容易出现紊乱,造成平滑肌收缩乏力,使胆囊内胆汁潴留,另外妊娠期血中胆固醇相对增高,容易发生沉淀,形成胆结石的机会大大增加,尤其是多次妊娠妇女发病率更高。
预防胆结石应注意饮食调节,膳食要多样。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应少食。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鱼类、海产类食物则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应该多吃。另外,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娠次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长期口服药物
女性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及停经后使用女性贺尔蒙制剂(动情激素)等药物,绝经后用雌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女性,患胆结石的情况也明显增多,这可能都与性激素的作用有关。有疾病家族史者。有这种遗传基因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患胆会让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增加,且患胆结石的比正常人高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