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保健

针灸疗法治中风有助患者康复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表时间:2016-10-20
□文/本报记者  廖艳苗 

指导专家:针灸中风专科主任医师吴清明教授。

【核心提示】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对中国作为中医针灸起源国地位的确认。临床实践证明,治疗中风,针灸疗法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医理】通经活络、醒脑开窍

【临床病例】76岁的张爷爷,脑梗塞,发病1个多月,进医院时,插着胃管和导尿管,不能讲话,左侧肢体完全瘫痪,大小便失禁。

治疗上结合中药、针灸、西药和康复训练等疗法,服中药以利于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施针灸以达通经活络、醒脑开窍;利用西药改善脑部供血;再进行语言、肢体上的康复训练及器械锻炼。患者出院时已能进行语言交流、站立行走。

【专家解答】针灸疗法,是以中医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及八纲辨证等基础理论和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以针刺和艾灸为主体的一系列方法对经络腧穴给予刺激而达到治病防病、健身强体的一种医疗方法。

针灸疗法的适应症广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各地运用针灸治疗的病种达800多种。世界卫生组织1996年11月在意大利米兰公布的针灸适应症就有64种。包括常见的面瘫、颈椎病、偏头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针灸治疗中风为什么有效?醒脑开窍、通经活络是中医说法。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针灸治中风与针灸疗法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侧支循环的代偿功能、减轻脑细胞损伤等密切相关。吴清明认为,针灸治疗中风这个课题尚待深入研究。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针灸如何防治中风的记载。近年来,在天津、南京等地,针灸在中风治疗方面,越来越发挥着更广泛、更重要的作用。临床表明,将针灸与中、西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有机结合,可进一步提高中风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患病率。 

【时机】及早介入,利于康复

【临床病例】40多岁的李先生,是一名公务员,有高血压病史,因工作长期需应酬,出现脑出血症状。患者进院时自述头痛,右边肢体不灵活,意识模糊。

治疗上结合西药、针灸、康复训练等办法,减轻脑部水肿、降低颅内压力、调控血压,醒脑开窍,平肝潜阳,通经活络,最后患者痊愈出院。    

【专家解答】中风病程一般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三个阶段。急性期指自发病至其后的2周或者1个月内;恢复期指急性期后至发病后半年内;后遗症期为发病半年以后。急性期和恢复早期,是实施康复治疗和影响预后的关键时期,针灸及康复训练等应及早介入。

吴清明称,中风发生后,不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及时给予针灸治疗,对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一般而言,在脑出血发病后1~2周左右,脑梗死发病2~3天后,只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就应开始考虑应用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中风的方法很多,如体针、头针、耳针、眼针、腹针、梅花针、刺络放血等,但以体穴毫针刺为主。“醒脑开窍”针刺法,是现在最具代表性的方法。

中医认为,中风病的根本病理机制是因脑缺血或出血而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肢无所用,需开窍启闭,恢复或改善元神之府即大脑的生理机能。针刺人中、内关、三阴交等穴位,并施以特定的手法,能取得较理想效果,此套针刺法故谓之醒脑开窍针刺法。 

【对象】针灸疗法适合大多数人

【临床病例】50多岁的张阿姨,肥胖,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平时爱吃肥肉,脑梗塞入院,左侧肢体瘫痪。

治疗上结合中药、针灸、西药、康复训练等疗法,施针灸以达通经活络、醒脑开窍;中药的活血通络;西药以平肝潜阳;予以肢体康复训练等。患者出院时,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

【专家解答】吴清明介绍,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针灸治疗中风适合绝大多数人。据不完全统计,经过以针灸为主的系统治疗,60%的中风患者可恢复到生活自理,20%的患者在别人的帮助下可自理,只有5%的病人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经3万多例临床实践表明,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主治疗中风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疗法。治愈率、显效率分别是:急性期48%、83%;恢复期42%、66%;后遗症期28.3%、47.8%;先兆中风67%、90%。轻度中风患者,在4~8周内基本恢复正常。多数中、重度中风患者,在治疗12周后达到生活自理。另外,做1次针灸治疗只需三四十元,经济实惠,一般患者都能承受,且无毒副作用。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