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科 王竹鑫
人参是祖国医药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从古到今,一直闪烁着迷人的光彩。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补食参已成为时尚。但是,人参并非是人人皆宜的滋补品,只有合理应用,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医疗保健作用,如果盲目大量服用人参,往往会造成不良后果。
一、人参的种类。
目前市场上的人参品种有:野山人参,老山人参,红参,生晒参(白参、移山参),高丽参(别直参)。现市场上多为种植并晒干的白参;红参是白参蒸制加工而成。
野山参味甘、性平;生晒参味甘、性温;红参味甘、微苦、性热。主要功用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主治劳伤虚损,气虚欲脱;心虚怔忡,心神不宁;肺虚气喘,呼吸短促;脾胃虚弱,倦怠乏力,久泻脱肛;肝血不足,眩晕目糊;肾阳虚损,阳痿尿频;消渴,热病伤津,久虚不复等病症。
二、人参的用法用量。
在治疗疾病时,一般用白参(生晒参),最多可用至9~15克。畏冷者用红参,常用剂量为3至6克,一般不超过9克。野山参每次0.5~1克。蒸服时,每次3~9克;研粉吞服,每次2克,每天2次。含化,每次1克。泡酒,选根须完整的人参一只,浸入500克白酒中,密封置阴凉处,每日摆动数次,半个月后即可饮用,每次30~50 毫升,每日1~2次(适用于阳气虚弱及体质于虚之慢性病者的调养)。煮粥,用人参片3克加水炖开,再放入大米适量,煮成粥后,调入蜂蜜或白糖服食,亦可将参粉冲入粥中煮熟服食,每日一剂(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弱性疾病患者及老年性低血压状态的调养)。炖鸡,母鸡(或乌骨鸡)一只,去毛杂后将人参5~9克放入鸡腹中,缝合肚口置砂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炖至肉熟,可食鸡饮汤吃参,每周1~2次,适用于久病体虚,气血不足及产后虚弱者,对各种贫血有良好的辅助疗效。
三、人参的配伍禁忌。
凡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高血压患者不宜久服;动脉硬化患者不宜久服;青少年不宜久服;产后不宜立即服用;患癔症、狂躁症、精神分裂症者不宜服用;肝炎、肾炎急性期、肾功能不全伴尿少者、冠心病急性期,以及咳嗽多痰、腹胀便秘、高热口渴、面红目赤、尿黄、舌红苔黄干、脉数有力者等禁用人参。服食人参期间,不宜饮茶及食白萝卜(含中药莱菔子);不宜服用含有藜芦、皂荚、五灵脂的中药及其制剂;不宜过量久服;不宜长期存放在冰箱。不宜与下列西药同用:利多卡因、西萝芙木、异搏停、胺碘酮、心得安、吩噻嗪类、卡巴米嗪、左旋多巴、碳酸锂、安妥明、氟烷、地塞米松、类固醇、β—受体阻滞药、喹巴因、激素类药、丝裂霉素、海洛因、美沙酮、地高辛、大剂量阿司匹林、长春碱等。
四、人参的中毒反应及不良反应。
人们通常服用人参常用剂量(3~9克)时,一般不至于引起急性中毒,但也有部分人对人参较敏感,在服用较大剂量的人参或人参制剂后,可能出现急性中毒反应(人参滥用综合症),表现为:头痛、头晕、发热、烦躁不安、多汗、欣快感、狂躁、甚至意识混乱,神志不清;可诱发心律失常、心悸、心率减慢、高血压、甚至心力衰竭;中性粒细胞增高、消化道出血、子宫出血、牙龈出血、胃肠出血、甚至脑出血;腹胀痛,恶心呕吐,顽固呃逆;呼吸急促,哮喘等。
不良反应主要是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全身玫瑰色疹,或小水泡样丘疹,或出现皮肤发红,眼皮肿胀,视物不清,全身水肿,发绀。并可诱发多型性糜烂性红斑。
五、人参中毒及不良反应救治方法。
早期可进行催吐或洗胃,家庭急救时,可让患者口服大量1%的氯化钠溶液,然后刺激咽喉部位,促使患者吐出胃内容物以减轻中毒症状。必要时可吸氧,如果家庭无吸氧条件,可迅速将患者抬至空气流通的地方,并保持安静,以利于抢救和治疗。
中草药治疗方法:①甘草10克,红糖适量,用清水适量,浸泡5至10分钟,煎取浓汁,温后服用,每日1剂,连服3至5剂。②旱莲草24克、生地黄18克、仙鹤草30克、甘草12克、黄柏15克、加清水适量浸泡5至10分钟,煎取浓汁,温后服用,每日一剂,连服数日(适用于口鼻出血的中毒者)。③过敏性皮疹而瘙痒者,可服用清热泻下的中草药。
食疗方法:①白萝卜适量,去外皮洗净,捣烂取汁频频饮服,每日1至2剂,连服数日(适用于腹饱胀,食欲减退,便秘者)。②葡萄糖适量,用开水调化后随意服用,剂量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