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记载了2000多年前古代中国医生用药线结扎内痔的手术,这是人类关于套扎治疗痔疮的最早记录。
在肛门部疾病治疗过程中,“功能保护”始终作为第一要义,尤其对于肛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医师在手术治疗中追求精益求精显得更为重要。随着微创理念的普及,肛肠科的手术也逐渐微创化发展,在临床中取得显著疗效。肛肠疾病的微创治疗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主要采取器械辅助下的开放手术操作为主,在保证安全和疗效的前提下,实现微小创伤、操作精细、反应轻、副作用少等效果。
RPH
内痔套扎疗法是从传统结扎疗法发展而来的,由于其安全、有效、便捷而被临床医师广泛使用。目前临床常用的是弹力线套扎法,通过内痔套扎器将小型弹力线圈套入内痔组织及松弛的痔上黏膜。利用弹性和收缩力来扎紧血管,阻断内痔血供,使痔核缺血坏死脱落。同时,套扎会引起局部炎性反应,使黏膜、黏膜下层及浅肌层粘连,黏膜收缩,肛垫上提。主要针对直肠黏膜内脱垂、Ⅰ-Ⅲ期内痔、混合痔内痔部分的治疗。
PPH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近年来随着肛垫下移学说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技术。通过吻合器环形切除齿状线以上的直肠黏膜,使下移的肛垫上移并固定,消除痔核脱出的症状。并切断直肠上动静脉的终末支,减少痔的供血量从而使痔核萎缩,从而消除出血症状。并在手术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保留肛垫组织,以达到术后不影响或尽可能少地影响精细控便能力的目的。
TST
为了避免肛门狭窄的发生,在PPH基础上对器械进行了改良,出现了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使用吻合器选择性切除齿状线上的黏膜和黏膜下组织,使脱垂的肛垫向上移动,从而消除痔脱垂的症状。并切断直肠下动脉以减少痔血供,使痔核收缩,从而减少痔核的脱垂和出血。其特点是手术简单,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对肛门功能损伤小,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根据肛门生理学治疗痔的新技术。
STARR
STARR可用于排粪梗阻综合征的治疗,亦可用于脱垂性痔的治疗。在PPH基础上对器械进行了改良,STARR克服了PPH单一吻合器的管径限制,在切除直肠病变组织、减少痔核血供、增强悬吊能力等方面有相对优势,也可同时处理直肠黏膜内脱垂与痔的问题。其优势包括可最大限度保留齿状线以下组织,该部位是排便反射感受区,有利于保护患者精细排便功能。
铜离子疗法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是在枯痔钉理论基础上,结合物理及化学等多个学科知识后形成的新型疗法,主要是通过将铜针刺入痔体,释放电流,在电场作用下促使铜离子大量释放,形成大分子物质,对痔体长时间进行刺激,导致痔体内微血管壁组织间质纤维化,引起痔内血管闭塞,导致痔体萎缩,使病情得到控制。该方式创面小,出血少,适合耐受性差的患者。
内镜下的治疗
包括内镜下注射和胶圈套扎治疗:注射是将硬化剂打到黏膜下、基底层或痔核,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黏膜下层纤维化,随后痔块萎缩,进而消除、减轻痔的出血、脱出等症状。包括消痔灵、聚卡多醇。胶圈套扎通过肠镜辅助将胶圈固定于痔核底部,机理同RPH。
该技术有以下优点:1)结肠镜倒镜下观察直肠末端几乎没有盲区,具有视野佳、操作更稳定,可完整显露内痔、肠黏膜形态;2)注射点定位精准、直观;3)注射后痔核及周围黏膜形态可清晰辨认; 4)可在静脉麻醉下与无痛结肠镜检查一并进行,排除重大疾病的同时进行疾病治疗,缩短了诊疗时间,提升了患者舒适度。
作者:李鑫磊 周涛 编辑:何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