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痔疮后如何进行调养护理?

发布日期:2017-11-02      

中医认为应当"少劳、戒怒、远色、忌口"。少劳,主要是说在痔疮发作期、脱出肿痛期,应适当休息,不要过度活动和劳累,以免痔疮因内裤擦磨,进一步肿胀发炎。戒怒,就是要平心静气,忌急躁发怒。怒能伤肝,肝气郁结可引起脾气下陷,使痔疮脱出,流血加重。远色,就是在痔疮发作期间应节制房事,不要纵欲过度,因性交可加重会阴肛门部充血,加重痔疮脱出和出血。

痔疮在发作期的护理,除应注意调摄饮食、适当休息、戒酒色、发怒之外,每日便后用开水熏洗坐浴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措施。熏洗坐浴能清洁肛门,清洗分泌物,减少对黏膜皮肤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水肿和充血,是防治肛门病的基本方法。熏洗一般用白开水就行,痔疮严重的可用艾叶、花椒、芒硝汤或祛毒汤坐浴。洗热水澡可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对痔疮患者尤为适应。

痔疮患者不宜坐卧湿地,此外,太阳曝晒过的凳子或地面、冰凉的石板或地面都可加重痔疮,也应避免坐卧。

另外,痔疮脱出后一定要及时用手送回肛门。若不及时送回,痔疮受内裤擦磨或被细菌侵入,就会肿胀发炎而不能回到肛门内,形成痔嵌顿,出现坠胀疼痛、局部坏死、全身不适、发热、大便不易排出、不能平卧,甚至行走困难等严重症状。这时应当卧床休息,内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汤药,如止痛如神汤、当归赤小豆汤等;外用祛毒汤熏洗坐浴,敷九华膏或冰胆膏。并在痔疮表面涂上九华膏等药膏,由自己或医生用手把痔疮缓慢推送回肛门内,推送时要尽量放松肛门部肌肉。送上去后要用纱布块叠成厚层的塔形,放在肛门口加压,外用橡皮膏或布带加以固定,防止再度脱出。

痔疮严重出血,要及时到医院治疗,以免造成贫血。出血期应保持大便通畅,服用焦地榆大黄散或仙鹤草30克,水煎服,以止血。并适当休息,多喝红糖水、葡萄糖水、牛奶和淡盐水。

妊娠期患痔疮后,一般不宜动手术治疗,主要应依靠饮食调摄和每天熏洗坐浴来改善症状。为此,要多吃含纤维素的蔬菜,以及水果、植物油等。便秘或排便困难者要吃些蜂蜜、芝麻、胡麻、核桃仁,或用开水泡服肉苁蓉,每次5克,临睡前服。但不宜服用大黄、番泻叶等泻下药,以免引起早产。分娩后随腹压降低,血液回流,障碍解除,一般痔疮都能在4个月内变小或萎缩,绝大多数无需特殊治疗。即使有部分结缔组织外痔残留,如能每日坐浴,保持大便通畅,除有点肛门不适感外,一般不会有什么发展和严重痛苦,无需手术治疗。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