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科收治一名1岁3个月的小患儿,家属代诉患儿近期出现肛周红肿疼痛,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经医师检查其肛门3点肛缘外可见红肿,触痛明显,皮温升高,中心有波动感,诊断为肛周脓肿。入院后积极行手术治疗,目前已康复出院。
肛周脓肿是新生儿及婴幼儿的常见肛周疾病,关于肛周脓肿那些事,各位新手爸妈们小本本记起来。
肛周脓肿是什么?
肛周脓肿是指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是婴幼儿常见的肛肠疾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及疼痛程度剧烈等特点。
肛周脓肿发病原因
主要包括婴幼儿体内雄激素升高、肛隐窝发育异常、婴幼儿特殊的局部解剖及腹泻、肠道微生态失调、肠道免疫功能低下等。

肛周脓肿表现
肛周皮肤红肿、疼痛(婴儿则表现为拒按、碰则哭闹不止),局部皮温高, 按之有波动感, 伴发热, 外周血象升高等。
肛周脓肿治疗
脓肿形成早期可采取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措施包括温水坐浴(可加入本院自制药芩柏颗粒)、抗生素使用以及外用药涂抹等手段。脓肿较大且出现明显的波动感时,应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切开引流术、一次性根治术。
如何预防
1.合理饮食,婴幼儿在6个月以内, 尽可能的母乳喂养。由于母乳含有许多免疫物质, 母乳喂养的婴儿尿和粪便的酸性弱, 对婴幼儿的皮肤刺激较小。混合喂养时, 宜选用清淡易消化食物, 保证营养充分, 提高患儿抵抗力。
2.积极治疗小儿腹泻、便秘, 避免和减少肛门直肠区的黏膜和上皮组织的损伤或炎症,降低肛周脓肿的发病率。
3.加强肛门口护理,及时清理大便,尿布或纸尿裤及时更换,尿布以及擦屁股的毛巾选材要柔软无刺激,擦屁股时不要太用力,尽量浸湿后再擦拭。对于新生儿宝宝,便后建议温水清洗,用柔软的纸巾蘸干或晾干,更有利于保护宝宝娇嫩的皮肤不受损伤。

温馨提示:
发现宝宝肛周脓肿应及时治疗,不要让小病拖成大病。尤其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千万不要自行将脓肿刺破或挤脓,以免造成感染等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