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住”的阿尔茨海默病,你需要记住这些

发布日期:2024-08-13      作者:徐艳霞       编辑:陈安妮

 

失忆、暴躁、混乱、失能……阿尔茨海默病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噩梦。

据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多家相关机构共同编撰完成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数据显示,我国现存的AD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为1699多万例,患病率和死亡率都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到2030年将上升到7800万人,到2050年时则将达到1.39亿人。

每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都是和养护长期拉扯的隐痛。但是,我们也不能“谈虎色变”,面对发病率逐年增长的阿尔茨海默病,正视才不会恐惧,了解才可以避开。

阿尔茨海默病都是“命”吗?

“好好的人怎么就忽然脑子不好使了呢?”,恐怕这是大部分家属的心声,并且无奈地归咎于“命数”。但其实,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因素虽然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危险因素占比更大。

比如受教育水平、脑外伤、听力减退、肥胖、酗酒、高血压、老年抑郁、吸烟、空气污染、缺乏运动、低社会接触和糖尿病等等。可见,长期不健康的生活因素和亚健康体质,更容易导致阿尔茨海默病。想防病,最重要的是养未病。
从饮食结构来看,摄入不饱和脂肪酸、蔬菜、豆类、水果、鱼和橄榄油,以及油苷等多酚的地中海饮食可有效保护脑神经,干扰淀粉样蛋白在脑内聚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助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另外在生活日常上,适时进行躯体锻炼,认知和记忆训练,以及经常参加社交活动,与周围环境保持接触,科学规律地安排生活,合理分配休息和工作时间,都能够在持续提升健康态的基础上提高平衡和协调性,预防脑力衰退。
阿尔茨海默病都一夜忘事儿吗?

很多人都误以为,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很快很急,一旦经医院确诊便到了“糊涂”的程度。其实不是这样,阿尔茨海默病从萌生到发展,是渐进甚至是长期的过程。

在最开始的阶段,阿尔茨海默病通常表现为记忆力的减退,学习新知识困难,判断力下降,定向力障碍,情感障碍、猜疑等等。因为大部分患者在此阶段,都能保持正常的生活能力,因此更多会将这些症状归因为生活和情绪,导致漠视耽误病情。

一名81岁男性患者,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诊所。患者女儿表示,在过去5年里,她发现父亲出现逐渐丧失记忆的迹象,并注意到父亲在家里看电视时、支付账单和使用遥控器时出现困难。她还指出,患者最近在家附近遛狗时经常迷路等现象。可见,阿尔茨海默病导致的脑功能退行大部分是相当缓慢的发病进程。

阿尔茨海默病绝对不可逆吗?

基于目前的科技与医疗水平,阿尔茨海默病是不可逆,不可治愈的,回不到从前,是每个阿尔茨海默患病家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但是,积极开展干预和治疗,却可以有效延缓疾病的进程,减缓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速度,改善患者的症状。

王奶奶就是这样一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2009年被确诊之后便一直坚持接受中西医联合治疗。15年过去了,现在还只是记忆力减退,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三年前还去国外旅游,是近一年来才出现不认识家里人的情况。十几年的效果显著,明显延长了轻度痴呆的时间,缩短了重度痴呆的持续时间,减轻疾病给患者家属带来的痛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两款针对早期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治疗药物取得进展:7月上旬,礼来的Aβ靶向新药Donanemab获批在美国上市,成为FDA全面批准的第二款AD治疗药物;目前,该产品也已被中国国家药监局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名单。另一款来自渤健/卫材的同类型AD药获批更早,并已在中国投入临床使用。

阿尔兹海默症终于从过去的对症治疗干预,向“精准靶向治疗时代”迈进。虽然这两款新药目前价格不菲,年治疗费用都在20万元人民币上下,且医保尚无法报销,但至少让患者和家庭,在只能面对“每况愈下”的痛苦中得到些许宽慰和期盼。

希望,每个家庭都能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让阿尔茨海默病无处遁形,让爱在亲情的陪伴中延续。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