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我省副省长向力力一行前来我校参观考察指导中医工作的时机,为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出具有中医临证素质的专业人才,2017年10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次举办教学查房比赛,而我,作为众多参赛队伍中的一员,深感荣幸,也受益良多。
和其他实习医生在这次比赛中所参与的角色不一样,我做为一名耳鼻喉科模拟“病人”参加这次教学查房活动,接受主持查房的五官科教研室李钟剑教授和实习医生们共同的诊治和讨论。从“病人”这个独特的身份,站在我们工作对象“患者”这个角度去面对医生,去感受我们的医生,去思考“我的”痛苦和忧伤,这是我自从学医五年以来从未切身体验过的感觉,这种换位的身份,让我体会到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带给了我不同于其它角度的独特的收获,以至于让我深深回味,甚至不由自主的想把它们记录下来,迫不及待的想与同行同学们分享这份思考,这份感受。
做为“病人”的我,听说有很多医生来一起给我看病,我非常期待,希望有更多的医生来关心我的病,一起来研究我的病,让我更快的好起来。所以我特别幸运也特别开心!作为一个“患者”,我不知道今天这么多医生们会对我的病拿出什么样的新方案,但又特别期待知道。当教学查房的医生们来到我的床前之时,我是如此的饥渴地听取他们所谈论到的所有看法和意见。我没有放过任何一点他们对于诊断依据的每一句话、对检查结果的细节分析、以及治疗方式的权衡等等,因为身为“患者”的我,是如此焦急的想要了解病情,如此迫切的想知道自己的治疗方式,甚至除了这些从医生们的口中了解自身疾病外,我还早就在网上查找各种相关疾病的信息以便更进一步了解病情,以及一些生活注意事项,我想通过今天查房在医生这里得到验证。其实我觉得有句俗话说的很对,久病成医。身为患者,所有的痛苦都在无助的等待中,一旦住院,内心就只有一个念头,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病好起来。这时候我们在教学查房中遇上这么多医生来看望我,关心我,专门研究我的病情,我觉得自已真是“有救”了,那种对医生的信赖和寄托感油然而升:医生,我的病全靠你啦!这是我体会到做为医生对病人的负责任该是多么重要!

我对有关医生与患者关系的感受。身为一名“患者”,对于医生的话语是非常敏感的。有关医生发表的任何有关我病情的讨论,都会挑动我的心,好的消息会让我欣悦和向往,坏的消息会让我焦虑甚至失去信心。在这种时候,我深刻体会到了在与患者沟通时,医生措辞的重要性,而每个患者都是如此的希望医生对自己的病情再多关注点,给予自己的信息再多一点。我曾经遇到过很多病人,他们曾缠着医生滔滔不绝,迫切的想知道有关自己疾病的所有信息,他们会纠结于任何一个或大或小的点点感受进行反复询问,对同一个症状也会反复不停地咨询多位医生。而医生超负荷的工作量,手头病人那么多,事无巨细,哪有那么充裕的时间回答啊!像今天这种教学查房的细致和耐心,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是不被时间所允许的。在这种情形下,医生措辞的精练性、正确性、明示性、或暗示性等足以引导患者精神和意志向一个好的方向去延伸,给患者一个积极的快乐的期待,基于时间关系,对病人病情解释的简明扼要也是异常重要的。这两点沟通的成效,在很大程度影响了以后医患关系到底会向哪一步发展。
最后一点,有关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在教学查房中,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思考。一位实习医生补充了有关我这个“疾病”的中医辩病辨证思路,这与实践所开医嘱是不同的。而在把脉的时候,老师和实习同学得出的脉象也是不一样的,虽然最后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知道了浮脉和涩脉按照中医脉理是很难同时存在的,病因值得我们思考。我们都说,千人千方,就是一千个病人,每一个病人的病情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用中医来辨证论治的话,最终可能在同一病人经不同的医生诊治,得出不同的药方。也有不同的病人经同多位医生诊治后使用同一个药方,为什么?因为中医太个体化了,除了病人本身的病情不同,每个医生也是独具个性化的,他们看待问题切入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尽相同,有些是同病异治,有些是异病同治,每位医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或先后顺序不同,或者各家学派论点不同,从来选方遣药都不相同。但是,殊途同归,只要能解决病人的痛苦,使病人恢复健康,就是临床的胜利。而中医的传承呢,因为这些种种的不同,会导致老师在传授同学的时候,因为种种理念的不同而造成学习上理解的困难。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做为实习医生,那么多名师要跟随,看来,只有自已先把理论基础学扎实了,中医古典著作都啃下了,再跟老师学临床,就会豁然开朗,就不会觉得太烦多而盲目了。而做为医学生在中医上最终能取得的成就,我们很喜欢说一个字——悟,两个字——彻悟。
随着现代医学的崛起,中医中药的现代化发展成我们最关注的事情。而中医的实用有效性更是有目共睹的,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屠哟哟青蒿素的发现,直接验证了中医理论指导下中药现代化高科技成果应用在全世界人民的防病治病的独特性和重要性。而正逢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不管是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第一部中医药法,还是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多次发表的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讲话,以及近期发布的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中多所中医药大学和学科的入选,甚至今天的向力力副省长一行前来我校参观考察指导中医工作,无不体现了国家对中医药这一块中华民族瑰宝的重视以及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决心。中医药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发展空间无限宽阔,而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身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的一员,这是我莫大的荣幸。而这次教学查房就是最好的一次将理论和临床实践的验证,我对这样的中医教学形式特别喜爱。在此,非常感谢中医五官科学教研室老师给我这次难得的强化学习的机会。
本院实习医生:邓承龙
指导老师:李钟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