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爷一周前的某晚突感头痛欲裂不能忍受,随即叫了120来我院看急诊。急诊医生考虑69岁的他年纪偏大,尽管没有意识障碍,手脚活动也自如,但还是急查了一个头部MRI,当时未见明显异常,便收入神经内科观察,以进一步查找病因和治疗。
陈大爷又做了头部CT、脑血管成像及心脏彩超等,排除了头部及心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可能,最后神经内科医生想到了“鼻窦炎”,让耳鼻喉科排除一下。一看头部CT,见骨窗显示蝶窦内充满了团块状的不均匀高密度影,考虑为霉菌性蝶窦炎,于是转耳鼻喉科手术治疗。术中证实了我们最初的诊断,术后当晚陈大爷的头痛即消失了。
无独有偶,在陈大爷之前,我科还收治了一位刘先生。一月前,他因出现不明原因低热伴少许头面部胀痛,自行去市中心医院住院排查,经过一系列检查,排除了结核问题,因头部CT显示鼻窦有炎症,逐来耳鼻喉科就诊。专家一看CT结果,也考虑是霉菌性上颌窦炎,术中证实了判断。术后患者低热、头痛一并消失。
随着放射学技术的发展,霉菌性鼻窦炎的报道逐年增多。发病因素分为局部因素:各种原因所致的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受阻,如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钩突肥大等。全身因素: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物、激素类药物及全身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如糖尿病、恶性肿瘤、年老、血液病、放疗、化疗后)。霉菌性鼻窦炎分非侵袭性和侵袭性两种,前者一般通过手术,改善鼻窦引流即可治愈,不需全身应用抗真菌药。后者情况则较为凶险,容易扩散侵袭大脑引起死亡。
霉菌性鼻窦炎早期一般症状不明显,后期可有鼻塞、头面部胀痛、头深部钝痛及鼻后回吸脓涕等症状,需即时到医院就诊,行鼻窦CT检查多可明确。
作者:龚美萍 编辑:何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