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母乳喂养妙不可“炎”

发布日期:2024-05-21      作者:欧阳志       编辑:何穰

乳腺炎是乳房组织发炎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多发生在产后哺乳期妈妈身上。细菌通过婴儿咬破或吸破皲裂的乳头进入乳房,或是喂完奶后乳管内有乳汁残留,导致乳房红痛肿胀。只要适当护理乳房和喂耐后清洗乳头,同时及时排空乳汁,就能预防这一让新手妈妈们头疼的问题。

乳腺炎可能发生在哺乳期的任何时候,但以产后首4周最为常见,尤其常发生在没有哺乳经验的新手妈妈身上。向专业人士或有经验者请教如何正确哺乳,以防患上乳腺炎。

我们该如何预防哺乳期乳腺乳腺炎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掌握正确的哺乳方式。哺乳时让宝宝的身躯保持挺直,尽量让嘴巴包裹乳晕,才能正确地让宝宝小嘴含着乳头;如果乳头扁平,可以按摩牵拉乳头,使它们更突出,让宝宝以正确的方式含着它们。

其次,我们要定时喂母乳,以免乳房内积蓄的乳汁过多。当乳房充满乳汁就会开始肿胀可能埋下了乳腺炎发作的隐患。每1到3小时哺乳1次,或是当宝宝饥饿时即可哺乳。同时尽可能让宝宝吸奶后乳房奶水干净。

第三,两侧乳房交替哺乳。每次哺乳时都更换姿势。尝试不同的哺乳姿势,使用一些枕头,让自己更舒服及更方便哺乳。这也有助于确保每次哺乳都清空乳汁。

第四,年轻妈妈要注意饮食清淡。不同于传统油腻的月子餐“下奶”的传统理念,真正有助于两个乳房生产乳汁的是充足的水份。反而各种富含高脂肪的浓汤、猪蹄等食物正是使乳管堵塞的“元凶”,从而继发乳腺炎。

第五,年轻妈妈需要注意清洁乳头,护理皲裂、红肿的乳头。在哺乳期间,乳头皲裂是很常见的情形,皲裂的乳头使细菌得以进入乳房,引起乳腺炎。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预防及治疗皲裂的乳头:哺乳后,在乳头处涂抹络合碘,但是络合碘是不能让宝宝吃到的,需于下次哺乳之前把温开水把奶头上的络合碘清除掉。皲裂情况好转后,可于哺乳后将羊毛脂霜或乳汁擦在乳头上,使用不含酒精的天然乳霜治疗干燥、酸痛的乳头。

第六,尽量避免在非哺乳时间用奶瓶给宝宝喝奶。如果在非哺乳时间用奶瓶给宝宝喝奶,哺乳时间到了宝宝可能不太饿,无法彻底吸干净乳汁,这样年轻妈妈就可能导致乳房肿胀;此外,如果用奶瓶喂奶,宝宝必须在乳头和奶嘴之间来回切换适当的嘴型,可能会产生乳头混淆;更为棘手的是,两者相较而言宝宝可能比较喜欢用奶瓶喝奶,因为使用奶嘴喝奶更为省力,反倒使宝宝懒得吸吮乳头。从此之后宝宝可能拒绝吃母乳或很难从乳房吸吮乳汁。

怎样识别乳腺炎的症状

1.检查乳房是否出现发炎、发红或肿胀症状。通常在乳腺炎还未形成以前,乳腺管阻塞时就会出现这些症状。只要及早发现这些症状,就能在患上乳腺炎之前,尽快采取适当的措施治疗乳腺有关问题。

2.留意乳房是否一碰就痛,并确认是局部范围还是整个乳房都疼痛。如只有局部范围一碰就痛,那么这可能是乳腺管阻塞所致。给宝宝喂奶,确保乳房被排空通常是最有效的措施。如果发炎症状没有消退,请立刻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科看医生。

3.注意乳房是否摸起来硬硬的或很热。即使你并未感到疼痛,这些迹象也可能意味着乳房被感染。

4.留意身体其他症状。有时乳腺炎会突然发作。头痛、发冷、身体疼痛和疲劳均意味着炎症反应表现。如果感觉不适或虚弱可以量一量体温,超过37.5摄氏度要注意乳腺炎发生可能。

5.如果初产妇乳房状况变严重,发烧不退反而往上升,或感觉越来越不舒服,则很可能感染了乳腺炎,应该立刻就医。

乳房出现局部硬块,常见于乳腺管阻塞所致,也就是妈妈口中常说的“堵奶”,及时处理得当能避免进一步发展为乳腺炎。

1、给宝宝喂奶,借助宝宝强大的吸吮力确保乳房被排空通常是最有效的措施。

2、当然,现在也有很多妈妈由于各种原因选择了使用吸奶器,吸母乳后使用奶瓶喂养宝宝。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类似问题。

3、有条件的情况下,求助于正规的三甲级医院的乳腺科室可以通过规范通乳进行治疗。

4、条件有限时,可以尝试适当的按摩、空心掌拍打硬块等方法、学习自行乳头乳晕8步按摩手法排出母乳解除乳管堵塞(如无改善及时就医,可以咨询我院乳腺科欧阳志主任)。

5、如果乳管堵塞的情况反复出现,则注意清淡饮食,或可酌情口服卵磷脂稀释母乳,有可能可以改善频繁“堵奶”的状况。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