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家长在接种完疫苗会问:“医生,我今天打了疫苗,回去要注意些什么?回去之后会不会有什么反应啊?”那么,在接种完疫苗之后,到底要注意些什么呢?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家长要怎么处理呢?
疫苗接种的一般反应是什么?
疫苗接种的一般反应是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不会造成生理和功能障碍,一般2-3天会自行消退,它包括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两种。
1、局部反应是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硬结;
2、全身反应是发热38.5度以下,宝宝出现烦躁、食欲减退、腹泻、呕吐、皮疹等。
在离开接种门诊前,应注意什么?
1、接种完疫苗后不要急着回家,应在接种点的留观区休息30分钟
2、如无急性过敏反应发生,宝宝脸色正常或无其他不适才能离开;
3、如果呼吸急促、脸色发乌或苍白请立即通知工作人员处理;
4、服完脊髓灰质炎滴剂或轮状疫苗以后,30分钟后再喂奶、喂水或者其他热的食物。
完成接种回家后,应注意什么?
1、在接种当天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2、24小时内洗澡时不要搓洗接种部位,以防感染;
3、如发现有低热、精神食纳欠佳,密切观察,多喂温开水;
4、2-3天内避免孩子剧烈运动。
接种疫苗之后产生局部红肿,应该要怎么处理?
少数宝宝接种后1~2天内在注射部位出现轻微的红肿、硬结或疼痛,一般持续2~3天会自行消退;应该避免挠抓、按摩等,注意局部清洁卫生。24小时内可用冷敷消肿,超过24小时用热敷消肿,每天3-4次,每次10~20分钟。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卡介苗引起的红肿是不能热敷的。
接种疫苗后宝宝发热了怎么处理?
1、如果腋温<38℃,主要用物理方法降温,多喝水,用温水全身擦浴,保持手脚温暖;
2、如经过物理降温体温还持续升高,腋温≥38.5℃,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并做其他相应处理。
接种疫苗后,有哪些情况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1、接种疫苗后,腋温超过38.5℃,特别是高热不退时;
2、注射部位出现严重的红肿,疼痛明显,甚至化脓时;
3、接种疫苗后24-48小时内,宝宝哭闹特别厉害,甚至出现异常的尖叫时;
4、出现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等异常反应时。
并不是所有的不良反应就一定是接种疫苗引起的,也有一些是偶合反应。宝宝在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前驱期或者存在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巧合就发病了,其实发生与疫苗本身是没有关系的,仅在时间顺序上形成了巧合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