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利龙主任做客《轻松活过100岁》

发布日期:2022-05-25      

近日,我院眼科主任吴利龙应邀作为嘉宾参加湖南电台《轻松活过100岁》节目,对眼科疾病的防治进行科普传播并现场解答听友的健康疑问,围绕运动后的视网膜损伤、视网膜脱落等话题展开讨论并进行专业医学科普。

 

前段时间,广东深圳一名22岁的研一新生李同学和隔壁班同学踢球,因为拼抢比较激烈,李同学一直尽全力争头球射门,争了几次之后,突然发现眼睛看不见了,黑蒙蒙一片,这让李同学感到很害怕,心情也跌到谷底。同学们急忙将他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竟然是“视网膜大面积脱落”,几乎完全丧失视力。对于这个事件,我们应该如何去解读并吸取教训呢?吴主任作了现场分析与解读:

 

1、视网膜脱落和脱离的关系

视网膜脱落和脱离是一回事,是指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发生分离,并非视网膜与葡萄膜之间发生分离,而是视网膜本身的色素上皮层与神经上皮层这两层之间发生分离,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存在潜在的间隙,在炎症、外力、牵拉、变性、肿瘤等等因素的作用下而发生分离,是临床上常见的眼底疾病。视网膜是一层透明的没有血管的薄膜,后面的色素层与脉络膜之间粘连得很紧密,色素层细胞之间紧密连接在一起,共同构成视网膜-脉络膜屏障。可阻止脉络膜大血管漏出的大分子物质进入视网膜。

 

2、用头撞球是致病的最重要的诱因吗?

李同学喜欢争头球,用头撞球,人与球都在高速运动过程中,两者相遇由于惯性作用,会产生很大的撞击力,若球与头部颅骨相遇,若是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又不是高度近视患者,不会产生很大的危害;但如果球接偏了,与眼球相撞,就有可能伤及视网膜,导致视网膜脱离,若是高度近视患者就更加容易出现视网膜脱离。所以如果不是训练有素的或患高度近视的球类爱好者,不要轻易去顶球或争夺头球,高度近视患者最好不要从事剧烈运动,特别是头部不要产生剧烈运动,以防万一。

 

3、低度近视就没有视网膜脱离的困扰?

高度近视患者,特别是轴性高度近视患者,也就是说眼球前后经变长了,导致周边部的视网膜缺血缺氧,视网膜出现格子样变性,容易出现裂孔;另一个原因高度近视患者玻璃体容易出现液化,液化的玻璃体在人体运动过程容易产生惯性作用撞击视网膜,导致视网膜出现裂孔;液化的玻璃体容易通过裂孔进入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导致视网膜脱离;还有一个高度近视患者容易出现玻璃体后脱离,可牵拉视网膜,导致视网膜出现裂孔,出现视网膜脱离。相对来说低度近视出现视网膜脱离概率低一些,但不是不可以出现视网膜脱离。只要出现周边部视网膜格子样变性、玻璃体液化、玻璃体后脱离都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正视眼也可以。

 

4、视网膜大面积脱离还有救治机会吗?

如果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又是原发性孔源性的视网膜脱离,眼部没有并发严重的炎症反应,脱离的范围又没有涉及到黄斑部,通过手术治疗,封闭裂孔、进行外加压及冷冻或加玻璃体切割、进行眼内激光等,网膜完全复位后,多数患者可以保存一定的视力。如果错过了最佳时期、眼内并发炎症,导致瞳孔闭锁、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完全脱离,再进行手术治疗这时效果较差,但如果患者还有光,通过手术,若成功复位,还是可以保存一些视力,不至于完全失明,但视网膜脱离范围较大,是非炎性渗出引起的网脱,不及时做手术导致视网膜完全脱离、并发严重眼内炎症,就会完全失明。

 

5、视网膜脱落,术后注意事项

如果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经手术治疗复位后,特别是高度近视患者,尽量不从事剧烈的体育运动,特别是头部运动幅度不要过大,饮食没有特殊要求;如果是糖尿病导致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网脱术后,也尽量不从事剧烈的体育运动、但饮食一定要符合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好血糖血压等。其他类型的网脱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经过吴主任的专业分析与解读后,听友们对运动后的视网膜损伤的问题有了全新认识。同时,一些热心的听友现场还对吴主任做了进一步咨询。吴主任都一一作答。

 

答疑

如有一个听友问:“高度近视导致的视网膜脱落前,是不是会有一些典型的症状或者征兆?”吴主任回答道:”高度近视导致视网膜脱离发生前有先兆症状,如有位蒋先生,患近视900多度,前两个月眼前出现黑影飘动及闪光感,有时还出现眼前银星满目的情况,早两天眼前出现了黑影遮挡并逐渐扩大,到医院行眼部B超检查,眼底视网膜出现大片脱离。视网膜脱离前的先兆症状是眼前闪光感及黑影飘动;脱落后的典型症状是眼前突然出现黑影遮挡,像幕布一样。“

 

还有个听友问:“除了运动和高度近视,还有哪些其它原因可能会诱发视网膜脱落的情况?”吴主任回答道:”还有眼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边炎、急性坏死性视网膜炎、葡萄膜炎、白内障手术后、眼内注药、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前膜、Caots病、脉络膜肿瘤、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等等,凡是可以造成视网膜被牵拉、视网膜出现裂孔、眼内压发生改变、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出现积液或积血都可以出现视网膜或大或小的脱离。“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30分钟就过去了,虽然仍有听众争先恐后的打来热线电话,但由于时间的关系,不能一一现场进行回复,期待下次再会。

作者:汤贞 编辑:何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