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科科普:常见问题解答

发布日期:2024-12-30      作者:夏思佳       编辑:何穰

l怎么有的要求脱衣服有的不用?

CT是靠X射线原理,棉质衣服影响不大,但是必须去除能产生伪影的金属材质物品,比如:手表、金属钮扣、项链、皮带扣等。根据不同的检查部位,不同的检查方法,有着不同的图像要求。有时内衣、牛仔裤等衣物上的金属扣在不影响诊断的基础上,可以存在。但比如在拍胸片时内衣上的金属扣就会对诊断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你会被放射科医生要求脱掉内衣。

l为什么做了平扫还要增强?增强CT怎么还要禁食?

CT增强检查是将碘对比剂经静脉高压快速注入体内后进行CT扫描的检查。CT增强检查的意义是:1.提高病变检出率,有助于发现平扫未显示或显示不清楚的病变。2.对于平扫发现的可疑病变,增强扫描可以提高该病变的确诊率。3.更清楚地显示病变的大小、形态、范围及血供,以及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有助于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案的选择。4.能观察血管结构及显示血管性病变。

l是不是越贵越好啊,磁共振是不是比CT更清楚?

并非越贵的检查越好,每一种影像检查都有其优势之处。临床工作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更适合其自身的影像检查方式。比如对于怀疑骨折的患者,一般筛查选用DR,进一步检查选用CT,而磁共振对于骨折的显影就不如CT更明确。怀疑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损伤的患者,首选磁共振检查,而CT显影不明确。怀疑肺炎的患者,初筛选用DR,进一步检查选用CT。对于怀疑脑出血的患者,首选头颅CT检查,而对于怀疑脑梗死的患者,首选磁共振检查。

l怎么不能马上出报告?

影像诊断报告并不是机器自动出具的,而是影像科医师经过仔细阅片以后出具的。医生要仔细地将患者的每一个断面影像同正常解剖结构一一对比,火眼金睛地辨别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数目,与周围结构和脏器的关系,再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查体体征等综合资料,进行鉴别诊断。对于比较复杂的同病异影、同影异病的片子,可能需要多个医生会诊讨论才能做出最后的报告。如果你的诊断报告迟迟不出,请你不要着急,可能是多位医生专家正在诊断室中进行紧锣密鼓的讨论会诊,以期望能够为你出具一份更加准确的诊断报告。

l腰痛怎么是平躺着拍片?

x线机拍片的原理是,当患者仰在检查床上时,所看到的亮灯处是一个产生X线的射线管;X线从前往后穿过,腹部前后重叠的影像就在背后的成像板上形成了。千万不要以为灯照在腹部就是拍前面。腰背部疼痛大部分反映的是腰椎、腰肌、肾脏或输尿管的问题,这些组织胜器的位置在腹部的后1/3处。另外,根据X线成像的物理原理,肢体越贴近成像板,它的放大失真度就越小,成像越清晰。不让患者趴着拍片,还有一个原因是出于习惯性。绝大部分人习惯仰卧,趴着会使人感觉不舒服,既难受,又会因呼吸困难造成整个身体的抖动,这也不利于X线成像。而多数情况下拍片,是被要求屏住呼吸的,趴卧的动作显然不利于屏气。为此腰背痛时仰着拍片的三大理由就产生了:①提高影像的清晰度。 ②选择位置的舒适度。③减少运动产生的模糊度。

l小朋友拍完X片会不会有影响?

儿童拍胸片对儿童的危害是比较小的,通常会针对不同患者不同年龄不同身体条件采用不同投影条件,不同的照射条件决定了放射剂量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儿童拍片时所用的剂量是很小的,远远低于成年人,在安全剂量之内。常规DR拍片检查时,医生们都会对非受检区域、敏感器官给予防护处理(铅衣遮挡),患者所受辐射剂量都是受控制的、是安全的。对于短期多次辐射检查,不必要的辐射检查还是提倡尽量避免,以减少患者的累积辐射量。对于婴幼儿的辐射检查,慎重管理,做好防护措施即可。

l备孕能不能做?

DR、CT属于辐射性检查,单次辐射检查是安全剂量,不必过度恐慌。但有一些随机性效应损伤发生,对于备孕期女性,常规建议接受辐射检查后3个月后怀孕。男性备孕期,也需要注意辐射防护,男性精子的数量庞大,一般一个精子的生长周期在72-90天,更新速度快,并且每天都有新的精子产生,相互竞争激烈,受到辐射影响的精子活性及质量下降,早期就会被淘汰,不会受精。所以辐射给男性带来的影响,远小于女性。

特别提醒:根据国际放射委员会(ICRP)标准,公众个人受照的年有效剂量不应超过1mSv,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那么某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至5mSv。放射相关工作人员职业照射水平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应不超过20mSv,任何1年中的有效剂量应不超过50mSv。常规做一次胸片的射线量约为0.12mSv,一次胸部CT的射线量约为5mSv,一次头颅CT的射线量约1mSv。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