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9日,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护医疗队接管上海新场古丹路方舱医院AB两区正式收治病人的第一天。
开舱前一天,我院游柏稳院长、医务部何可部长和护理部谭磊部长提前统筹、规划布局、合理排班,了解队员们的心理状况、身体状况及睡眠质量等问题。4月19日中午12点整我们从驻地酒店出发,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车上放着好汉歌。脑海中浮现出那句“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出征女战士上战场,疫情不退我们不退,队员们在座位上闭目养神,养精蓄锐,好似就为了等待这一刻的到来。
图为开舱当天方舱内工作人员合影
到达方舱医院后,队员们到指定区域内穿着防护服,进入到舱内,病人们有条不紊地排着长队,我们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分为男性病人区、女性病人区以及家庭区。整个过程完成扫码、登记、录入电脑信息、办理入住等井然有序,并没有出现混乱,病人也非常理解与配合,嘴里不停地对医护人员说着“谢谢,你们都是白衣天使”。而我们队员中有一位知心大姐姐—霞姐,她曾经也是援鄂医疗队中的一员,这次依然主动请缨来上海,并担任病区副护士长,以老带新,亲自教大家使用护理系统,熟悉工作流程,带领队员杨晋和杨铭制作病人床头卡,严格执行三查八对,核对床头卡、身份证,将查对工作渗透到我们的工作中,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队员们合理分工,互相协作。
截止到21时,病区共收治病人99个,其中3位5岁以下的,最小的1岁10个月,老年人占1/3左右。就在所有病人都分配好床位后,各种小问题也是接踵而至,“大白,我头有点晕,麻烦帮我量个血压”“大白,我喉咙痛,全身乏力”“大白,我这边热水器跳闸了”……我们都一一为患者解决问题。然而,一个小朋友引起了医护人员的注意,一位妈妈抱着一个1岁10个月的孩子,小孩子不停地在哭闹,护士急忙赶过去,观察患儿情况后并随即量了体温,结果显示39.0摄氏度,立即报告给了当班值班医生何可部长,何部长评估完患儿病情后,指导可以运用中医治疗给小儿退热的推拿手法。一小时后患儿体温降至37.6摄氏度,患儿妈妈很激动地说“谢谢你们这一群白衣天使,谢谢湖南省援沪医疗队,感谢你们的到来!”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就在这一句句感谢声中落下帷幕。一开始进舱的紧张、焦虑情绪早已消失不见,更多的是收获了感动与温暖,来自于队友的鼓励与帮助、患者的理解与配合。我们始终坚信只要人人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是点点萤火也可以燎原新冠这片荒原!中医附二加油!上海加油!此时此刻,我早已忘乎了自己的身份(作为女儿、妻子、母亲),而我只是湖南援沪医疗队中的一员,我是“12小时”大白…
作者:赵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