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院报 > 第67期 > A7 > 正文

A7

版面目录

科普课堂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表时间:2017-07-03
警惕儿童持续发热

  2016年9月9日,湖南中医名老专家刘贵云教授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诊室为候在外面的患儿诊病。今天的跟诊过程中我们碰见了一个特殊病人。这位小病人只有2岁零一个月,他持续发热6天,皮疹、颌下肿大3天。经诊察,这位小病人患的是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本病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确,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征。有以下临床特点:
  1、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重男轻女,男孩多于女孩。
  2、发热,持续时间长,约7-14天,甚至长达数月,高热,大于39℃,抗生素对该病无效。
  3、皮肤改变:
  皮疹:常第一周躯干部出现多形性红斑或猩红热样皮疹,呈一过性。
  手足硬肿:急性期手足呈硬性水肿和掌跖红斑,恢复期出指、趾端甲床和皮肤交界处出现膜状脱皮。
  4、粘膜改变:
  红眼睛:起病3-4天双侧球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热退后消散。
  烈焰红唇:唇充血皲裂,流血。
  烂喉咙:口腔粘膜弥漫充血,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
  5、淋巴结肿大:
  颈部,单侧或双侧,坚硬有触痛,表面不红,无化脓,病初出现,热退时消散。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形成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可出现心肌炎、心包炎、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狭窄,甚至引起猝死和心源性休克,一定要完善心脏相关检查。


儿童异物吸入防治手册

  异物吸入是儿童常见危急诊,每年均有因异物吸入导致窒息死亡的儿童。如何正确处理儿童异物吸入的紧急情况,是每个家长都应该知道的。
  急救方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1、腹部冲击法:可用于有意识的或坐位的患者,救助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抱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握拳手的拇指放于剑突下与脐上的腹正中线部位,再用另一手握紧拳头,快速向内、向上使拳头冲击腹部,反复冲击直到异物排出。该法适应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
  2、自行腹部冲击法:气道阻塞者本人快速将腹部抵压在坚硬的物体上,如椅背、桌缘、走廊护栏,用力冲击腹部,直到把气道异物排出。
  3、若一岁以下的孩子吸入异物,应将孩子倒拎,拍打其背部,通过气流冲击将异物排出。要特别注意,拍打时一定要用掌跟拍打背部,而不是用整个手掌,否则容易造成肺部受伤,出现肺出血或肺挫伤等危险情况。冲击的方向和力量,严格按照“向内、向外”“爆发新冲击力”等原则执行。

  如何预防儿童异物吸入
  1、 3岁以下儿童尽量勿食花生、瓜子等坚果。
  2、不要强行喂食,不要强迫喂药。
  3、不要让孩子养成嘴里含小物件的习惯。
  4、在幼儿的活动范围内应避免存放小物品,如小钮扣、图钉、玩具等,防止出现意外。
  5、改掉边走边吃,边玩边吃的坏习惯。


上一篇:经典医案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