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狭窄是什么?有哪些超声表现?

发布日期:2024-11-15      作者:吴莉       

主动脉瓣狭窄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病症,它有哪些临床表现和超声提示呢?一起来看看。

一、病因

1.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主要由瓣膜发育异常引起,如二叶式主动脉瓣,其结构异常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长期可引起瓣膜钙化、增厚。

2.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是由于风湿热反复侵犯心脏瓣膜,使瓣膜交界处粘连、融合,逐渐出现瓣膜钙化、硬化,瓣口狭窄。

3.老年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则是随着年龄增长,瓣膜发生钙化、退行性变,瓣叶活动受限。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轻度狭窄患者可能无症状,或仅在剧烈运动后出现心悸、气短等。随着狭窄程度加重,中重度狭窄患者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典型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因为心脏为克服主动脉瓣狭窄而增加做功,导致左心功能不全;胸痛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晕厥多在劳力时发生,由于脑供血不足引起。

2.体征: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搏动,提示左心室肥厚。主动脉瓣区可闻及粗糙而响亮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此为主动脉瓣狭窄的特征性杂音。脉压减小,脉搏细弱,反映了心脏射血受阻后外周动脉压力的变化。

三、诊断标准

正常主动脉瓣口面积为2.5cm²~3.5cm²。

1. 轻度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瓣口面积 1.5 - 2.0 cm²。峰值流速 2.5 - 3.0 m/s,平均跨瓣压差<25 mmHg。

2. 中度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瓣口面积 1.0 - 1.5 cm²。

峰值流速 3.0 - 4.0 m/s,平均跨瓣压差 25 - 40 mmHg。

3.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瓣口面积<1.0 cm²。峰值流速>4.0 m/s,平均跨瓣压差>40 mmHg。

四、超声表现

1. 二维超声心动图 主动脉瓣增厚、钙化,瓣叶活动受限,开放幅度减小。 左心室向心性肥厚,晚期可出现左心室扩大。

2. M 型超声心动图 主动脉瓣曲线呈主波低平、重搏波不明显,瓣膜开放速度减慢。 左心室壁增厚,运动幅度增强。主动脉根部内径增宽。病程长,狭窄严重者,升主动脉可成囊状扩张。左室壁向心性肥厚,厚度≥12mm。病变早期左室腔大小正常,左室舒张功能可能降低,收缩功能正常,晚期左室增大,失代偿性左室收缩功能降低。

3.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彩色多普勒显示主动脉瓣口血流束变细,呈五彩镶嵌状。 频谱多普勒显示主动脉瓣口高速射流信号,峰值流速和跨瓣压差明显增加。

五、鉴别诊断

1.主动脉瓣上狭窄 超声表现为主动脉瓣上局限性或弥漫性狭窄,可伴有升主动脉狭窄后扩张。多普勒超声可显示狭窄部位的高速血流信号,与主动脉瓣狭窄的血流信号位置不同。

2.主动脉瓣下狭窄 超声表现为主动脉瓣下膜性或肌性狭窄,可伴有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后扩张。多普勒超声可显示狭窄部位的高速血流信号,与主动脉瓣狭窄的血流信号位置不同。

六、临床意义

  1. 明确诊断: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地诊断主动脉瓣狭窄,确定狭窄的程度和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2. 评估病情:通过测量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指标,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3. 监测疗效:手术后可通过超声心动图监测瓣膜的功能和心脏的恢复情况,评估治疗效果。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