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急诊科 田小花
急诊科是医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不仅接诊急危重症病人,还要收治医院门诊各科的输液患者,有着急、忙、杂的特性。
急诊不同于病房,医护人员有充足的时间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急诊,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每一个细微环节都十分敏感,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会对病人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首诊和抢救,因急诊病人往往诊断不明、病情不清、变化迅速,加上病人及家属急躁、忧虑、恐惧的情绪,若处理不当,极易发生医疗纠纷。容易造成,医护人员的救治行为不被理解,让患者和家属感到“不被重视”、“急诊不急”的错觉。
在急诊,沟通是最重要却又最容易被忽略的东西。南丁格尔曾说过,护理工作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艺术。
首先,要学会观察,发现问题的存在,包括对病人病情、心理的需求,以及对家属的观察。如,有些患者家属对护士的行为百般挑剔,患者液体输完自己却浑然不知。像这样的家属,护士应在每次更换液体时,耐心地提醒:液体输至什么地方时要叫护士。与此同时,护士要按时巡视病房,多观察液体的进展,避免与患者家属产生矛盾。
其次,要学会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信任都是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对于来急诊就诊的病人,我们应积极主动地询问,并热情地为其引导。例如: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我们应搀扶或协助用推车送其至诊室。对于需要并可以去病房治疗的患者,我们要详细地为其指明病房的位置,避免患者跑“冤枉路”。对于患病时间长且并不危重的病人,我们可建议其去门诊就医。一个微笑的表情,一个搀扶的动作,虽然解决不了患者身体上的疼痛,但却能拉近护患距离,有效地满足病人需要被照顾的心理需求。
最后,通过观察和沟通,学会判断。对病人的病情和需求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和判断,有利于医护人员救治工作的展开,也为病人争取了时间。
做好一名急诊科的护士,只会沟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抢救经验,快速的反应和麻利的动作,这是遇到紧急情况时,禁得起考验的保证。
以上是我在急诊科工作经历的总结。在急诊,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每件事都是我的经历,他们教会了我很多,让我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