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云,我院骨伤科医师,一位广受病友尊敬和爱戴的好医生,也是我院医疗系统的杰出代表。“不求名,不求利,一切为了病人着想”,是他从业30年的真实写照。
曾有一位来自贵州六盘水的李姓退休老师,因罹患骨髓炎重症,四度转换南方各大型医院,4年里做了4次大手术,花费20多万元,未能治愈。就在家中积蓄耗尽、几乎放弃治疗希望的时候,家人辗转得知刘振云的仁心仁术,遂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刘振云凭借高超的医术和扎实的中医底蕴,用实用药、疗效药、平价药,最终治愈了李老师的病痛。李老师住院期间,刘振云还亲自从自家熬煲鸡汤带给他增加营养。李老师及其家属激动地说,是刘医师挽救了她的生命,挽救了她的家庭。
一次,常德的一位病人患腰椎压缩性骨折,为了治病已经花了1万多元,因家在农村,他被逼得走投无路。刘振云不仅收治了他,还为其垫付了2000多元治疗费。这样的事迹,对刘振云来说不胜枚举。他从来不收取病人的红包和礼物,如果实在当面谢绝不了,会转而在术后为病人支付医疗费。曾经作为他的手术病人的一位隆平高科的老教授感慨过:这世上只有刘振云医师您,竟然会把我们真心实意送给您的红包,又当做医药费退了回来。
多年来,医院组织的义诊,刘振云总是主动请缨,但每当评优评奖,他却甘为人后。至今,刘振云每天下班回家,都坚持写病历、著论文、看典籍,每逢周末,也保持着义务查房的习惯。对于领导、同事和病友的称赞,刘振云却自言受之有愧,他说自己所做的只是“从业数十年如一日”所养成的习惯而已。
汶川大地震期间,刘振云放弃回乡探望患病母亲的假期,第一时间奔赴抗震救灾前线。在灾区的10多个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他没有任何怨言,无所畏惧,没有退缩。病房巡视伤员,检查伤情,为伤员清创缝合、打石膏、上夹板,他样样抢着干。高强度的工作,终于让刘振云病倒了,可他高烧39度仍坚持做手术,几次出现虚脱,硬是咬紧牙关挺了下来。面对受灾群众,刘振云把随身携带的1200元生活费、路费悉数捐了出去,并电告家中要缴纳特殊党费,所有的食品也全分给了伤员。
毫无争议的,刘振云被评为“抗震救灾医药工作先进个人”。只是,这样一项荣誉,岂能概括他那令人钦佩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