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艳苗
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人体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冬天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动转旺。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效果最佳。
1、进补的种类
①膏方。又称补膏,是将药物浓浓地煎汤,再加入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胶质物,共同熬成膏状,可加入冰糖或饴糖等调味。服用时取一汤匙膏,放在杯中以开水冲服,十分方便。 配制补膏需先请医生诊断,再根据体质与所患疾病开出处方,制成适于患者特点的膏方。
②药酒。即将药物浸酒,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于酒中,服用后可借酒的药力,促进药物疗效最大程度地发挥,并可按不同的中药配方,制成各种药酒来治疗不同的病症。一般适用于能够饮酒、体质偏于虚寒者。
③药膳。药膳是中药与食物组合后,通过烹调加工而成的美味佳肴,它具有强身延年、防治疾病的功效,按功能主要分为保健强身、治疗疾病、抗老益寿三类。
2、药补不如食补
食补因人而异,一般而言,人体之虚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之分,不同的虚症有不同的补法。
①气虚。指人体活动机能不足,包括脏腑功能的降低。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气短喘息、食欲不振,有时腹胀。此类体质的人群宜进食补气养血的食物。诸如瘦肉、火腿、牛肉、鸽肉、鲫鱼、黄鳝、红枣、鸡蛋、莲子、木耳、海参、花生等。
②血虚。指人体血液总量及其中的营养物质的亏损不足,主要表现是面色无华、心悸怔忡、形体瘦弱。此类体质的人宜进食补血、养血的食物,如猪肉、羊肉、牛肉、猪血、海参、龙眼肉、胡萝卜、菠菜、葡萄干、豆制品等。
③阳虚。阳虚与肾阳不足密切相关,表现为生理功能衰退。常见的症状是:畏寒肢冷、腰膝酸痛、夜尿增多等。这样的人需要进食温补壮阳的食物,如狗肉、鸡肉、羊肉、牛肉、泥鳅、虾、鳗鱼、核桃、红枣等。
④阴虚。指人体精血津液不足导致的症候,这种虚症老年人较为多见。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干咳无痰、盗汗、大便干结。进补时可选择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甲鱼、龟、鸭、银耳、梨、百合、兔肉、蜂蜜、芝麻、鸡蛋、海带等。
此外,阴血不足用阿胶来补,气阴不足用鹅肉、鸭肉,黄芪等来补。
为防止进补后出现不耐受反应,最好先作引补,即底补,如用芡实、红枣、花生加红糖炖服;或服生姜羊肉大枣汤,以调整好脾胃功能。引补后再吃滋补品,这样不但可以增加滋补效力,而且不会发生虚不受补的情况。
3、进补注意事项
①身体强壮,体质良好,没有气血阴阳不足的人,也就是中医所说为平和的人,一般不需要进补。
②对于体虚者,补虚也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之别,冬令进补也要兼顾气血阴阳,不可一味偏补,过偏则反而引发疾病。因此,冬令进补最好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一般来说,中年人以健脾胃为主,老年人以补肾气为主。
③患有感冒、发热、咳嗽等外感病症时,不要进补,以免留邪为寇。
④身体虚弱,肠胃功能不佳、消化吸收状况很差的人,再服用滋补品,必然加重上述症状。首先要恢复脾胃的功能,才能保障营养成分的吸收,否则再多的补品也是无用。因此,冬令进补不要过于肥腻厚味,应以易于消化为准则。
⑤还应注意适当运动锻炼。
⑥冬季在适当食用牛羊肉进补的同时,不应忽视蔬菜和水果,它们可以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⑦如血尿酸高不可过食动物内脏等,肉类等。
4、常用补药
冬虫夏草(润肺补肾)、枸杞子(补血滋阴、养精明目)、西洋参(生津健胃、益肺补虚)、淮山药(健脾滋肾、敛汗缩尿)、桑寄生(养血除痹、强壮筋骨)、石斛(滋肺益胃、养阴明目)、百合(润肺止咳、养心安神)、红枣(健脾益胃、滋肾生血)、栗子(健脾补肾、壮腰)、黄芪(补气),人参(补气),党参(健脾益气)、燕窝(补肺养阴)、银耳(滋肺生津、滋阴养胃、益气强心、补脑)。
5、常用补方举例:
①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为碎块,加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食肉喝汤。有温中补血、祛寒强身的作用,适用于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等血虚及阳虚的人群。
②瘦肉银耳杏仁百合汤:瘦肉500克,银耳15克。南北杏仁各15克,百合20克,蜜枣6粒。将瘦肉洗净,加上各药物、清水6碗,煲2小时汤成。瘦肉清润、银耳滋养润燥降压、杏仁止咳、百合治热病烦躁不安、肺热咳嗽、久咳。
③瘦肉麦冬养阴汤:猪瘦肉60克,石斛10克,麦冬15克,红枣4个。养胃,生津止渴。适用于糖尿病属胃阴不足者。症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小便多,大便结。
④乌鸡炖枸杞或炖西洋参:乌鸡,枸杞20克 ,或西洋参30克, 葱段、姜片、味精或鸡精少许、盐、小枣、枸杞 。功效补肾。适用于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等。
⑤党参黄芪(或加当归)炖鸡汤:母鸡(柴鸡或绿乌鸡)1只,党参50克,黄芪50克,当归头15g、陈皮少许、红枣10克。能健脾胃、补气益血。
⑥参茸鸡肉汤:高丽参5克,鹿茸3克,鸡肉100克。 能大补元气、温肾壮阳。适用于元气虚极,肾阳虚衰,症见畏寒肢冷、阳萎早泄、宫冷不孕、小便频数、腰膝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