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自我保健

孩子预防流感可试试汤药和按摩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表时间:2016-08-12

●殷旭

连续几日气温骤然下降,导致感冒、发热病人增多。其中儿童、学生感冒发热人数翻番,且以病毒性感染居多,容易反复,不少患者用药后几天内仍反复发热。家长在心情焦急的情况下,往往要求医生打针挂水,但有的却见效较慢。

中医讲究“不治已病治未病”,对付流感最好的办法还是预防。

未病先防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随着气候温度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并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饮食上,要做到有节、适时、适量,少吃或勿吃油腻、厚味、刺激食品,多吃水果蔬菜,使脾健胃和,从而增强自身抵抗力;起居要有规律,适量运动,既可保持充沛体力,又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对于平素体质较差、容易感冒生病的孩子,可根据其体质的不同,分别予以中医调理,但必须请医生诊断处方。一般在冬至前后,4周岁以上的孩子,平素体质较弱的,可服用膏方调补,效果良好;而一般的孩子可以用内服汤药或按摩的方法以强身防邪。另外小孩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佩戴中药香囊。把香囊戴在胸前,通过中药成分散发,在口鼻周围就可形成高浓度的小环境,其吸入人体后,就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避邪气、调机能、促食欲的作用。

有几个简单易行的汤药方子,普通家庭都可以煎服:

药方1:藿香6克、苏叶6克、金银花10克、生山楂10克。清水煎,约15~20分钟,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00毫升左右,服三至五天为宜,此方具有疏风清热消积之功效,适合体质偏热的儿童。

药方2:葱白15克,白萝卜30克,香菜3克。每日一次,煮沸热饮,约120毫升,此方具有疏风散寒消积之功,适合体质偏寒的儿童。

药方3:薄荷3克,带皮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每日一次,煮沸热饮,约120毫升,此方具有散热生津和胃之功,适合体质偏热和少食的孩子。

此外,家长还可以给孩子按摩,较常见的穴位是足三里,即外膝眼下方大约孩子四手指并拢的距离,用拇指端按揉穴位,每天50至100次。在几千年对疾病的摸索和治疗过程中,医者发现按揉足三里跟吃老母鸡有同样的功效,而且还不上火。所以民间一直有“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

给小儿捏脊,即让小儿俯卧,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在孩子睡前捏5至7次。手法宜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具体操作时可用一点爽身粉,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坚持1至3个月。捏脊能很好地调节脏腹和肠胃的生理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提高孩子的抵抗力,还有助于改善孩子的睡眠。

对于流感,家长们既要引起重视,又无需谈之色变,首先应坚持预防为主,其次要做到有病早治。孩子出现感冒症状后,应及时检查,并予以治疗。特别是非感染性或病毒性感冒,中医根据感邪寒热的不同,分别予以疏风散热或疏风散寒的药物,将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下一篇:冬季如何进补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