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自我保健

“穴位敷贴”之五问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表时间:2016-08-05

一问:冬天的病为什么要在夏天治疗?

在《黄帝内经》中,早就记载有“冬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治疗和养生方法,也就是说冬季天气寒冷,是哮喘、支气管炎等慢性病的高发期,对于体质虚寒,抵抗力差的人更易犯病。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毛孔最为开放,有利于药物的吸收,鼓舞人体阳气,荡涤体内寒痰伏饮,调整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所以选择夏月三伏天治疗冬天的病症效果明显。

二问:冬病夏治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凡是秋冬季节容易复发和加重的疾病,都可属于冬病夏治的范围。
  内科:呼吸系统反复发作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体虚感冒、慢性风湿病、肺气肿等。
  儿科: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慢性腹泻、尿床、疳积等
  耳鼻喉科: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咽部感觉异常等
  针灸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体虚感冒、慢性风湿病、肺气肿等
  骨伤科: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骨性关节炎、脊柱退行性病变等
  皮肤科:冻疮、寒冷性多形红斑、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硬皮病、脉管炎等

三问: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有穴位敷贴(中医又称天灸)、艾灸、拔火罐、穴位注射、中药内服等几种,其中又以穴位敷贴最为多用。穴位敷贴是将中药加工成特定剂型后敷贴于人体的一些相关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传统特色疗法,内病外治,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安全无毒副作用,既不打针又不用吃药,深受患者喜爱,老人和小儿都易接受。

四问:最佳治疗时间是什么时候?

根据中医“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每年三伏季节天阳之气正旺之时,是用穴位敷贴进行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每5天一次,6次敷贴为一疗程,连续敷贴3~4个三伏天。今年7月15日为初伏, 7月25日中伏;8月14日末伏,因此,今年穴位敷贴、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在7月的中下旬和8月的中上旬。我院儿科现在已经开始穴位敷贴治疗。其他科室将在7月份开展此项治疗。

五问:贴药后有什么反应?要注意什么?

贴药后,一般会感到局部发热,或轻度发痒,这属正常反应。少数人贴敷后局部发红,起小红砣或水疱,局部涂以肤轻松或皮康王,避免抓破感染即可。如果疱大,要到医院请医生给予适当治疗。一般一周后起疹结痂脱落愈合。据观察,起疹的人疗效更好。但是给小儿贴药时保持时间宜缩短些,避免局部起疹反应。
贴药期间禁食冰冷之品,少出入空调房,不过分活动,以免药物脱落影响疗效。妊娠、结核病、糖尿病及对胶布和药物过敏都不宜贴敷治疗。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