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勿盲目服药,需对症治疗

发布日期:2023-05-17      

   大家便秘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吃泻药,通过药物改变大便性状方便解出。但服用泻药只是暂时辅助排便,不能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属于“治标不治本”,且并非所有便秘都适用药物,明确便秘的原因很重要。


   便秘从病因上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
   器质性便秘是因器质性病变导致的便秘,包括腹部手术导致肠粘连及不完全肠梗阻,肠道肿瘤或炎症,以及肠外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神经系统疾病等。对于这类便秘,必须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原发病治愈或改善后,便秘可自愈。功能性便秘是指排除了器质性疾病、药物等因素的便秘,又称习惯性便秘或单纯性便秘。生活环境改变、精神紧张、饮食、排便习惯不良等,均可导致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又分三大类:
   出口梗阻型便秘:主要以大便至肛门口难以排出为主,伴有便意不尽、有时需用手协助排便等症状,往往排便次数正常。
   慢传输型便秘:主要为大便次数减少,排便周期延长至数日至数十日。
   混合型便秘:同时存在以上两种情况,需仔细鉴别。
   可通过以下辅助检查明确诊断:
   1.排粪造影:一种动态、静态观察排便的检查方法,通过向患者肛门直肠注射造影剂,随后指导患者排便,获取患者侧位静坐、强忍、提肛、力排时充盈的黏膜图像。通过影像分析得出肛门局部改变;例如直肠前突、直肠内套叠、会阴下降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可直接反映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排便功能。
   2.结肠运输试验:检查时需要保持饮食与生活习惯不变,不服用影响消化功能的药物和刺激性食物、不清洁灌肠,按规定时间一次性服用20粒钡条,分别于服钡条24、48、72h摄仰卧位腹部平片,平片上做好时间标记。详细记录留存在乙状结肠、直肠、左右半结肠的标志物粒数,3天后大肠依然留存的标志物如果超过4粒,就能够认为是运输异常。
   3.肛门直肠测压: 肛管直肠测压是指将压力测定装置放入到直肠内,嘱患者配合行肛门收缩与放松,然后通过压力测定装置测定直肠内压力变化、括约肌最大耐受力及肛门直肠反射条件等情况,判断肛门内外括约肌或盆底肌力量是否正常,并对肛门直肠控制排便能力与协调性等进行评估的一种检查,有助于分辨出口型便秘的类型。
   4.球囊逼出试验: 将球囊插入直肠,注入50mL水,用夹子夹住导管。嘱受试者取坐位尽快将球囊排出,同时记录排出的时间,在5min内排出表示阴性,否则为阳性,提示排出障碍。
   5.结肠镜、钡灌肠:主要排除肠道炎症、占位性病变。
   便秘切勿盲目服药,及时就诊明确诊断后方能对症治疗,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作者:李鑫磊 周涛 编辑:何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