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谷道:
通俗地讲,就是做肛门的动作。是谓: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消疾又延年。谷道俗称肛门是五谷残渣之泄道,撮即收(提)缩也。撮谷道是一种很独特的养生防病健身之术。
历史沿革:
唐朝医学家孙思邈极为推崇此法,他在《枕中方》一书中规劝世人:“谷道宜长撮认为肛门周围的肌肉要间歇性地处于运动状态才能养生健体,尤其对防治痔疮特别疗效。撮谷道即可以减少静脉淤血和扩张,增加血液循环,同时还可以使整个盆腔肌肉的到运动锻炼,适合各个年龄阶层的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一族。对于中老年人常患的痔疮 肛裂 脱肛 便秘等症,“撮谷道”也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中医养生学认为,撮谷道能调节全身的气血阴阳,使血脉通顺,脏腑强壮。
撮谷道口诀
思想集中,全身放松
舌舐上腭,深吸收腹
提收肛门,憋气5秒
缓缓呼气,放松肛门
休息10秒,反复10分
循序渐进, 早晚一次
日日坚持, 后股无忧
一、自行收缩肛门5秒种,再舒张5秒钟,如此持续进行五分钟,每日进行3-5次,此动作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术后肛门局部疼痛。
二、有意时地向上收缩肛门,每日1-2次,每次15秒 (10-20)次为一组。 此动作有运化淤血,锻炼肛门括约肌和提升中气作用。 一般坚持100日左右,可以起到预防痔疮复发之功效。
三
三、在排便前 排便中和排便后,用约5分钟时间主动收缩肛门和舒张肛门括约肌。此动作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肛门括约肌能力。
四、一足踏地,一足屈膝,左右反复替换屈膝动作。一足屈膝 时两手抱于膝下,尽力将膝部靠近胸前,如此动作反复20-30次。此动作可以预防痔疮的发生,也可以增加肛门括约肌的肌力。
五
五、仰卧位:两下肢交叉,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缓慢用力收缩上提肛门,持续5秒钟,然后放松。
六
六、坐位:两脚交叉坐于床边或椅上,两手叉腰,同时收臀,夹腿,肛门收缩上提,持续五秒,然后放松。
七
七、站立位:两手叉腰,两腿交叉,足尖起立收臀夹腿,同时肛门收缩上提,持续5秒,然后放松。以上每个动作重复10-20次,早晚各做一次,持续数月必有收获。
八、做完提肛操可以轻拍百汇50下,也是提气的,预防脱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