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赵有志最近频繁与朋友聚会吃香的喝辣的,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屁股疼,一开始他并没引起重视,以为自己只是吃太辣上火了,清淡几天就好,没想到却痛得越来越厉害,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原来自己屁股痛是因为肛周脓肿。所幸手术及时,术后恢复得不错。
在肛肠科,“屁股疼”是许多病人来看医生的重要原因,很多人以为自己只是吃太辣了、上火了、得痔疮了,其实引起肛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疾病会造成这种“难言之隐”?
一、痔疮
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以便血、脱出、肿痛为临床特点。男女老幼皆可发病,据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痔的发病率占肛肠疾病的87.25%,居首位,故古有“十人九痔”之说,也是老百姓最熟悉的肛肠科疾病。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可分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1、内痔。内痔初期常以无痛性便血为主要症状,但随着痔核增大,在排便时可脱出,若不及时回纳可形成内痔嵌顿,疼痛明显。
2、外痔。外痔中炎性外痔是由于肛缘皮肤破损或感染所导致,局部常有红肿、疼痛。血栓性外痔是外痔中疼痛最明显的一种,表现为肛门部突然剧烈疼痛,并有暗紫色肿块。
3、混合痔:混合痔具有内痔、外痔的双重症状,也常伴有疼痛。
二、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其临床特点是多发病急骤,疼痛剧烈,伴寒战高热,破溃后大多形成肛漏。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的青壮年居多,婴幼儿也时有发生,男性多于女性。这就是引起小梁屁股痛的“罪魁祸首”。
三、肛瘘
肛瘘大多是由于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其临床特点是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为主要症状,并可触及或探及瘘管通向肛门或直肠。发病率在肛门直肠疾病中仅次于痔疮,并且这个疾病在婴幼儿中也不少见哦。
四、肛裂
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感染性溃疡者称为肛裂。其临床特点是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主要表现为便时疼痛,呈阵发性刀割样疼痛或灼痛,排便后数分钟到十余分钟内疼痛减轻或消失,称为疼痛间歇期。随后又因括约肌持续性痉挛而剧烈疼痛,往往持续数小时方能逐渐缓解。病情严重时,咳嗽、喷嚏都可引起疼痛,并向骨盆及下肢放射。同时可见大便时出血,一般为滴血,量少或仅附着于粪便表面。患者常有习惯性便秘,干燥粪便常使肛门皮肤撕裂而引起肛裂,又因恐惧大便时的肛裂疼痛而不愿定时排便,产生“惧便感”,又使便秘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五、肛周毛囊炎
肛周毛囊炎是肛门周围的毛囊由于细菌侵入而发生的化脓性炎症,属于皮肤病的范畴,常见于肛周毛发生长较多的患者。临床表现为肛周凸起的丘疹、脓疱,常常伴有红肿、疼痛。但病灶仅在皮肤或皮下,破溃后不会形成肛瘘。
六、 肛窦炎
一般为屁股微痛、坠胀,排便时因粪便压迫发炎的肛窦而致肛门部灼痛,若括约肌因受刺激而挛缩,疼痛则加剧,并向臀部及股后部放射。常伴有少量脓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外溢、气味臭,日久可致肛周潮湿、瘙痒等不适。
七、直肠癌或肛管癌
早期无疼痛,以后由于肿块增大破溃,可出现肛门部坠胀、隐痛,常见有大便习惯改变、脓血便、腹胀、腹痛、消瘦等症状。
八、肛门异物损伤
多为外伤异物残留或饮食不当,鱼刺、骨片嵌插肛管直肠所致,故需请医生仔细检查,取出异物,疼痛即能缓解。若滞留时间过长,可引起局部感染
所以屁股痛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也是肛肠科疾病的常见症状,并不是“难言之隐”,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不要耽误病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