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部地区带血,就是痔疮作祟?

发布日期:2024-12-16      作者:李克亚 罗君 潘燎       

一谈到便血,相信许多人都不陌生,但多数人因为便血就诊时,第一句话说的总是“医生,我好像痔疮发作了!”。经过一番检查下来,发现自己并不是有“痔”青年。

今天,我们便从“黑、红、暗”之便血三色,聊聊便血中的潜藏的疾病。

一、黑色柏油便--多是上消化道出血

1.消化性溃疡

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出现黑便,呈柏油样,粘稠且发亮。消化性溃疡患者多有上腹部疼痛,或在进食后加重(胃溃疡),或在饥饿时疼痛加重(十二指肠溃疡),可伴有腹胀、厌食等不适。

2.胃癌

胃癌可出现长期柏油样黑便,还可伴有上腹部疼痛不适、食欲下降、乏力,且随病情进展疼痛加重、出现贫血、体重减轻、恶心呕吐、呕血、腹部肿块等症状。

3.其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机械性损伤(食入强酸、强碱等)等上消化道出血均可导致黑便。

二、鲜红色鲜血便--多是直肠肛管疾病

1.痔疮

内痔或混合痔可出现便血,而外痔一般无便血表现。便血颜色鲜红,一般无疼痛,附着于粪便上或便后滴或喷射而出。

2.肛裂

肛裂导致的便血,表现为便后滴血或粪便表面一侧附有血迹,或手纸带血。此外,排便时肛门疼痛是肛裂的主要症状,便后持续一段时间可逐渐缓解。

3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常表现为排便时出血,排便结束后停止,一般血液不与粪便混合,位置较低息肉便后可脱出于肛门,呈粉红色或暗红色,有长蒂。

4.直肠脱垂

反复直肠脱垂,粘膜损伤后可有滴血或粪便带血,或手纸擦拭有少量出血。

三、暗色脓血便--多是肠道炎症或肿瘤

1.溃疡性结肠炎

便血常为黏液脓血便,伴有腹痛(左下腹或下腹)、腹泻、里急后重,反复发作。严重可伴有关节炎、皮肤病变、口腔疾病等。

2.直肠癌

黏液脓血便,可伴有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变细、肛门坠胀感,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排便梗阻、消瘦等症状。

3.结肠癌

便血颜色稍深,有脓液或黏液,可伴有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腹痛或腹胀、腹部包块,消瘦等症状。

注意

1.大便呈红色不一定是便血

如食用了红心火龙果、番茄、甜菜根等食物后,大便可呈红色,为正常生理现象。

2.排黑便也不一定是便血

进食了动物血、肝脏等食物,应用了如铁剂、活性炭等药物也会出现黑便,为正常现象。

3.上消化道出血不一定表现为黑便

只存在少量上消化道出血,一般大便颜色无明显变化;出血量较多时,在肠道里停留时间短,可出现红褐色甚至鲜红色血便。

可引起便血的原因多种多样,出现便血时请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