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2个月,李先生遵医嘱来到湖南省中医院肛肠一科复查,伤口愈合良好,MRI检查显示已经痊愈了。李先生非常高兴, 连声表示感谢,30多年的老“肛瘘”,终于痊愈了!
李先生是常德汉寿人,今年52岁,从1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出现肛门后方肿痛,后来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肛周脓肿并做了手术,但一直未痊愈,肿痛反复发作。30多年来,患者受尽了苦,湖南省各大医院基本上都跑了个遍,反反复复做了8次手术,每次手术后都能好转,但脓液总是流不干净,而且手术后不久又会复发。患者非常痛苦,精神压力非常大,最后经人推荐,转到湖南省中医院肛肠一科莫黎副主任医师处就诊。
术前的核磁共振图片
术后复查的核磁共振图片
经过仔细全面检查,患者最终确诊为骶前肿瘤(囊肿),多次手术未能痊愈的关键是未能完整的切除囊壁组织,而且多次手术带来的后果是周围组织粘连明显。MRI检查显示肿瘤比较大,位置向上达到了骶骨中段了,后方及上方与骶前组织粘连明显,前面与直肠后壁紧密相贴,手术风险和难度都很高,手术不但要切除尾骨,甚至还要切除部分骶骨,容易导致大出血,也可能会损伤到直肠而不得不做造瘘术。为此,在何永恒教授、谢彪主任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特地邀请了全院各相关科室专家会诊,讨论后均认为手术虽然风险大,患者仍然有手术根治的机会,同时制定了周全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最后,在脊柱外科的支持和帮助下,莫黎副主任医师、谢彪主任给患者进行了手术。幸运的是,在切除尾骨后,囊肿和肿瘤得以彻底的切除,直肠也没有损伤,自然也没有必要行造瘘,手术效果满意,术后病理结果为良性的畸胎瘤。
骶前囊肿或肿瘤是肛肠科罕见疾病和疑难杂症,其中以先天性骶前肿瘤是最常见的是,其中又以表皮样囊肿居多,畸胎瘤也是较为常见的类型,实质性病变恶性度更高,反复发作和感染的囊性病变,也容易导致恶变。
由于骶前囊肿的位置在骶前间隙,或者说直肠后间隙,上界为腹膜反折,下界为肛管直肠环,前为直肠,后为骶骨,周围血管神经丰富,尤其是骶骨表面的静脉丛,很容易损伤而导致灾难性的大出血。因此,手术难度非常大。
手术是治愈该病的唯一方法,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完整的切除肿瘤和囊壁组织,绝大多数多次手术后仍反复发作的病人都是因为囊壁组织未能清除干净导致的。虽然骶前肿瘤的表现形式多样,但有经验的医生是可以通过直肠指检结合盆腔MRI检查作出正确的诊断和评估病情的。经骶尾部入路手术治疗中低位骶前肿物,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无疑是最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我科在骶前囊肿的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每年均有多例患者,包括已有反复多次手术史的患者,在我科精心治疗下得以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