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预警!这些习惯可能正在撕裂你的健康!

发布日期:2024-12-25      作者:潘霞       编辑:陈安妮

 在人体隐秘的角落,肛门是一个容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部位。肛裂,这个听起来就让人菊花一紧的疾病,正在悄悄地影响着很多人的生活。

一、什么是肛裂?

肛裂,简单来说,就是肛管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并形成感染性溃疡。而肛裂的症状主要有三种:一是疼痛,排便时裂口受刺激会剧痛,且排便后疼痛不会马上消失,还会因括约肌痉挛再次疼痛,呈周期性;二是出血,通常量少,表现为手纸上带血或粪便表面有血;三是常伴有便秘,疼痛使患者不愿排便导致大便干结,而便秘又会加重肛裂。

二、“幕后黑手”——引发肛裂的不良习惯

1.排便习惯的“雷区”

①久蹲厕所:很多人上厕所喜欢带上手机,一蹲就是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这看似轻松的时光,对肛门来说却是灾难。长时间蹲厕会让直肠静脉长时间处于充血状态,肛管压力升高,肛门周围的皮肤和肌肉在这种高压下变得脆弱,很容易就产生裂口。

②用力排便:当大便干结时,一些人会拼命用力。这种突然增加的腹压就像一股强大的冲击力,直接作用在肛管上,肛管的皮肤在这股力量下很容易被撕裂,从而导致肛裂。

2.饮食不均衡——肠道的“抗议”

现代人偏爱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食物。这种饮食结构会让大便变得干结、坚硬。坚硬的大便在通过肛管时,就像粗糙的砂纸一样,刮擦肛管皮肤,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损伤。而且,缺乏膳食纤维会让肠道蠕动减缓,更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这也是肛裂的重要诱因。

3.忽视卫生——细菌的“温床”

肛门周围如果不注意清洁,很容易滋生细菌。特别是在排便后,如果没有彻底清洁肛门,残留的粪便和细菌会刺激肛门皮肤,引起炎症。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肛门皮肤的抵抗力下降,一旦受到外力作用,比如擦拭用力等,就更容易发生肛裂。

三、“菊部”的守护——肛裂的预防与治疗

1.预防措施——从生活点滴做起

①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尽量缩短每次排便时间,控制在3 - 5分钟内。避免用力排便,有便意时及时如厕,不要憋便。

②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例如,每天吃一根香蕉、一把蔬菜沙拉,喝一杯燕麦粥,这些都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喝1500 - 2000毫升的水,让大便保持柔软。

③注意肛门卫生: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使用过于粗糙的卫生纸擦拭,尽量选择柔软的湿纸巾或者用清水冲洗后轻轻擦干。

2.治疗方法——根据病情选择

①初期肛裂的保守治疗:对于初期的肛裂,可以采用坐浴的方法。比如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天2 - 3次,每次15 - 20分钟。坐浴可以促进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缓解括约肌痉挛,减轻疼痛,促进裂口愈合。另外,可以涂抹一些促进裂口愈合的药膏,如硝酸甘油软膏等。

②严重肛裂的手术治疗:如果肛裂反复发作,形成陈旧性肛裂,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肛裂切除术、肛管内括约肌切断术等。手术可以直接去除肛裂的溃疡面,切断部分内括约肌,解除括约肌痉挛,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肛裂虽然是一个常见但却令人尴尬和痛苦的疾病。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注意自己的习惯,从排便、饮食、卫生等方面入手,就能有效地预防肛裂的发生。如果不幸患上了肛裂,也不要讳疾忌医,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让我们的“菊部”重新恢复健康。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