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汤莹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分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西医认为其病因尚未明确,但本病的发生与多脂肪少纤维的饮食有关,直肠慢性炎症、直肠腺瘤癌变、遗传因素亦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中医学无“大肠癌”这一名称,从其发病及临床特征分析,应属中医学的“肠积”“积聚”“症瘕”“肠覃”“肠风”“脏毒”“下痢”“锁肛痔”等病的范畴。《诸病源候论·积聚症瘕候》记述:“症者,由寒温失节,致脏腑之气虚弱,而饮食不消,聚结在内,染渐生长块段,盘劳不移动者,是症也。言其形状,可征验也。”有助于了解大肠癌的病因、症状和体征。
明代《外科正宗·脏毒》说:“蕴毒结于脏腑,火热流注肛门,结而为肿,其患痛连小腹,肛门坠重,二便乖违,或泻或秘,肛门内蚀,串烂经络,污水流通大孔,无奈饮食不餐,作渴之甚,凡此未得见其生。”类似于大肠癌的病因、主要症状,并明确指出预后不良。
刮痧的专业术语叫砭术,《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论述中医有砭石、毒药、灸、针、按跷和导引六种医术,其中砭法为六法之首。李氏砭法用徐而和的手法,以通为治、以通为补、以通为健。气无形,主功能,血有形,主形质。气一上去了,生命力就回来了。
刮痧以调气为首,调动人体的气血运动,引邪出表,疾患由里走表,通过自身溶痧,调动自愈力。
刮痧疗法在消除转移癌细胞方面所能做到的是:刮痧有强行挤压推动人体气血运动之功能,能清理血管内壁的污垢和粘附于管腔内壁的癌细胞,以出痧的形式析出;能使血管内的淤毒顺利地渗透出来,血管没有遭到破坏。而正常血不受影响;能通过自身的溶血功能清理“离经之血”,把包括细菌、病毒、癌细胞癌性毒素有效地驱逐出肌体;有效地刺激血管、神经、组织,通过刺激神经末梢来增强神经系统的传导能力,改善微循环,加快血液、体液、淋巴液的回流速度,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有效防止毒素的沉淀、堆积和蔓延;增加正常细胞的氧气和营养的摄入量,活化肌体的正常细胞,使细胞的排毒、抗毒能力显著提高,避免与癌细胞同源的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化疗同时一定要坚持刮痧,要把化疗的反应降低到最小程度,同时让白血球和血液里的指标迅速恢复;另外刮痧后让痧从脏器和骨头里被引到皮肤表面,痧里面含有大量的癌细胞,和癌细胞分泌的癌毒素,到了血液后这些痧通过自身的溶血功能排到体外。化疗药物通过静脉进入血液,癌细胞通过刮痧被引到血液里面,这时化疗药物就可以集中杀伤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