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闪了腰,也有可能是骨折!

发布日期:2025-03-03      作者:董大立 何花       编辑:何穰

最近,社交媒体上广泛讨论的一则新闻引发了大家对腰部健康的关注——一位知名演员因拍摄过度导致腰部受伤,起初以为是急性腰扭伤,然而在经过进一步检查后,最终确认其为压缩性骨折。这一事件让我们意识到,压缩性骨折与急性腰扭伤之间有着微妙却重要的区别,正确的诊断不仅关乎治疗效果,也关乎患者的长期健康。

急性腰扭伤通俗来讲叫“闪腰”。与压缩性骨折不同,急性腰扭伤通常是由于突然的不当动作(如重物搬运不当、运动中的扭转)导致的腰部肌肉或韧带拉伤。大多数急性腰扭伤在适当的休息和治疗下能在几周内得到缓解。而压缩性骨折是骨质发生断裂,骨的连续性遭到破坏,情况比较严重,甚至导致神经损伤,脊柱畸形等并发症。

骨头被压扁了会有啥表现?

1.刻骨铭心的痛。疼痛是压缩性骨折最明显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可放射至肋部,引起腹胀等情况。疼痛在翻身、起床等动作尤其明显,这些行为都会加重我们的疼痛。

2.脊柱变形。骨折发生后,椎体高度变小,导致脊柱后凸畸形(俗称弯腰驼背)、脊柱侧弯(突出表现为高低肩)等变形情况。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神经根受压、脊髓受压等症状,更严重者可导致瘫痪等。

3.身高下降。由于多个椎体发生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身高可能会逐渐下降。这也是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一个典型表现。

什么人容易引起压缩性骨折?

  1. 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骨量丢失、骨密度降低,骨的强度和韧性下降,尤其是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骨质流失加速,轻微外力如摔倒、咳嗽就可能引发椎体压缩性骨折。

2.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如搬运工、建筑工人等,日常工作中腰部等部位承受较大压力和负荷,脊柱长期处于劳损状态,椎体容易受损。一旦受到较大外力冲击,就容易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

3. 存在不良姿势习惯者:长期姿势不良,如久坐、弯腰驼背、低头等,会使脊柱受力不均,部分椎体承受压力过大,导致椎体结构受损,骨小梁微骨折,久而久之增加压缩性骨折发生几率。

4.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长期使用该类药物,会抑制骨形成,增加骨吸收,导致骨质疏松,增加压缩性骨折风险,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需长期用激素治疗的患者。

5. 患有代谢性骨病者:像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会促进骨吸收,使骨组织破坏、骨质流失,骨骼变得脆弱易骨折;还有骨质疏松症患者,本身骨质量差,骨骼强度明显降低。

6. 肿瘤患者: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时,癌细胞会破坏骨组织,使骨骼变得脆弱,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一些原发性骨肿瘤也会影响骨骼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骨折风险。

压缩性骨折能自愈吗?

压缩性骨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相对年轻的人,比如50岁以下的人是因为比较重的外伤出现了这种骨折,往往需要卧床休息或手术治疗才能恢复脊柱稳定性,恢复椎体的高度,而老年人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往往是由于骨质疏松这种病理改变,然后有一个轻微的外伤导致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这种骨折往往愈合比较困难,可能需要做一个小的微创手术给脊柱支撑起来,这样可以缓解疼痛,不至于让脊柱畸形加重。轻微的压缩性骨折对于没有严重骨质疏松的病人来说是可以愈合的,但如果压缩的非常严重,那就需要尽快手术治疗才能恢复椎体的高度。

我们应如何防治压缩性骨折?

压缩性骨折通常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所以其防治需要综合考虑骨折的治疗和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两个方面。

1.骨折的治疗。(1)保守治疗。对于轻度压缩性骨折或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口服消炎镇痛药以缓解疼痛。同时,在卧床期间,可以在骨折部位放置小枕头或小包进行支撑和衬垫,有利于骨折的复位。疼痛明显减轻后,建议进行五点支撑或三点支撑的弓背动作,以恢复椎体高度和加强腰背肌的锻炼。(2)手术治疗。对于压缩程度较重或伴有神经症状的骨折,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常用的微创手术方式包括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这些手术可以通过注入骨水泥来撑起椎体,恢复高度和硬度,以解除疼痛并恢复脊柱的正常活动度。此类手术技术在我院已经十分成熟,其过程甚至可在30分钟内完成,完成后24小时内即可下床活动,绝大多数患者反馈其腰痛情况得到了显著的缓解。

2.骨质疏松症的治疗。(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常用药物包括钙片、维生素D、阿仑膦酸类药物、骨化三醇类药物及双膦酸盐类等。这些药物可以增加骨密度、促进钙沉积到骨骼部位,从而缓解症状并预防骨折的发生。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