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疼别硬扛!这个 “沉默杀手” 正在盯上你的腰椎

发布日期:2025-06-10      作者:胡蓉       

70 岁的李奶奶,弯腰捡个东西,直起身时却突然疼得动弹不得,本以为只是闪了腰,可到医院一检查,结果竟是腰椎压缩性骨折。这病看似悄无声息,实则危害极大。

一、什么是腰椎压缩性骨折?

可以把腰椎想象成一摞摞叠放整齐的“小面包”,医学上叫椎体。腰椎压缩性骨折,就好比这些 “小面包” 被莫名 “压扁” 了。在咱们人体的腰椎中,L1 - L2 这中间一段是 “重灾区”。要是拍个 X 光片,就能清楚看到原本饱满的椎体,此刻就像被狠狠踩扁的饼干,高度明显缩水。可别小瞧这 “变形”,被挤碎的骨头可能会压迫到周围神经,严重时,下肢麻木不说,甚至还会导致瘫痪。

二、哪三类人最容易“中招”?

1、骨质疏松的老年人

上了年纪,骨头里的钙就像“搬家” 一样,流失得厉害,导致骨密度越来越低,骨头就像 “空心墙”,脆弱得很。有时候,打个喷嚏、坐凳子稍微急一点,都有可能引发骨折。有数据显示,在 60 岁以上的人群里,女性患这种骨折的概率是男性的 3 倍。

2、重体力劳动者

像那些每天都要弯腰搬重物的工人,他们的腰椎承受的压力,简直就像顶着个“千斤顶”。长期这么折腾,椎间盘磨损加剧,椎骨也跟着劳损,骨折的风险自然就直线上升。

3、运动或遭遇车祸意外的人群

打篮球时,要是落地姿势没掌握好,或是遭遇车祸,在撞击的那一瞬间,强大的冲击力就会让腰椎“不堪重负”。可别以为这只是老年人的 “专利”,年轻人同样得小心。

三、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你留意了吗?

1、突然腰疼得厉害,特别是在翻身、起床这些日常动作时,疼痛加剧。

2、发现自己身高在悄悄变矮,严重的人,一年甚至能缩3cm 以上。

3、腰部外观出现畸形,用手摸上去,能感觉到明显的“台阶感”。

4、下肢时不时感觉麻木,甚至连大小便都出现困难,这可是神经受压发出的强烈警报!

很多人一开始都以为只是普通腰疼,咬牙硬扛,结果硬生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记住了,要是腰疼持续3 天还不见缓解,一定要赶紧去医院!

四、科学防治,记住这四步!

1、骨质疏松早筛查

50 岁以上的朋友,最好每年去做一次骨密度检测。要是确诊骨质疏松,就得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补充维生素 D 和钙片。情况严重的,可能还需要服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

2、日常护腰有门道

搬重物的时候,别直接弯腰去提,先下蹲,让身体重心下移,再慢慢起身,这样能大大减轻腰椎的压力。睡觉尽量选择硬板床,在腰部垫一个薄枕头,保持腰椎的生理曲度。经常久坐的人,每隔一小时就得起身活动活动,放松一下腰部肌肉。

3、运动增强腰背肌

像八段锦里的“两手攀足固肾腰”,还有小燕飞训练,都是不错的选择。每周坚持做 3 次,长期下来,就好像给腰椎穿上了一层 “防弹衣”,能有效增强腰椎的稳定性。

4、及时就医不拖延

要是骨折情况比较轻微,通过卧床休息,再配上支具固定,一般就能慢慢恢复。但要是比较严重,可能就需要进行微创手术,比如PKP/PVP。一旦拖延,很可能会导致驼背,落下慢性疼痛的病根。进行手术治疗,这样就可以缓解疼痛,不至于让脊柱畸形加重。对于少数不稳定骨折可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新鲜骨折,可在X线CT引导下配合体位复位,并在损伤椎体骨折间隙注入骨水泥,或先注入气囊,扩张成形后再注入骨水泥,使被压缩的椎体膨胀成形,加固伤椎、避免椎体进一步塌陷,随着伤椎稳定,患者疼痛会缓解消除。

刚做完手术,可别急着弯腰捡东西,至少3 个月内,要避免提重物。饮食上,多吃些富含钙的食物,像牛奶、芝麻,还有富含胶原蛋白的鱼汤,都有助于骨头恢复。另外,一定要定期去复查 CT,让医生及时了解椎体的恢复情况。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