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姚明之伤来浅谈“疲劳性骨折”

发布日期:2016-07-27      

    近日中国“篮球长城”NBA球员姚明由于左脚疲劳性骨折,将缺席本赛季NBA的剩余比赛,能否顺利参加北京奥运会也成了疑问。而前不久,同样饱受疲劳性骨折折磨的中国著名女排运动员赵蕊蕊在休战1400天后才刚刚复出。这一切都是疲劳性骨折惹的祸。其实,疲劳性骨折并不是运动员的专利。同样对于喜欢健身,喜欢旅游的朋友们来说,如果不恰当、不科学地进行锻炼,同样有可能发生在你的身上。

    那么什么是疲劳性骨折?怎样去预防它?

    疲劳性骨折又称应力性骨折,最早的疲劳性骨折发生在1855年的普鲁士军队的士兵当中,当时是出现在新兵的跖骨上,被人们称之为“行军性骨折”。是由于小腿肌肉紧张、淤血,肌肉附着的骨膜被牵引,刺激骨膜而发生浆液性炎症所致,80%发生在足部。

    体育锻炼中的运动过度,尤其是在长时间高强度超过锻炼者生理承受能力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疲劳性骨折。疲劳性骨折好发于第二跖骨和肋骨,偶尔也可见于腓骨胫骨、第3或第4跖骨。疲劳性骨折原因是锻炼者肌肉疲劳,肌肉收缩力减退,难以承受运动时加在骨骼上的应力,如果长时间反复应力作用和超常负荷双重作用下使骨组织结构发生改变。运动员如果在发生疲劳骨折后只经过短期休息,又继续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骨折处没有得到充分的修复,出现了骨折———修复———再骨折———再修复这样一种反复过程。在此过程中,骨内血管受到反复损伤,形成微小血栓,血栓范围不断扩大,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造成局部骨组织缺血,坏死。

    由于疲劳性骨折起病缓慢,所以,它不象急性骨折,容易发现并及时得到治疗。疲劳性骨折在一般情况下,最初只在骨折部位感到疼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重。体格检查时,骨折处压痛明显,在疼痛处可触及骨性包块,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疲劳性骨折的治疗原则与急性新鲜骨折相同,此外还应注意去除病因。一般跖骨疲劳性骨折,用石膏靴制动、挟杖行走5~6周,还应停止训练,促使骨折愈合。愈合后恢复训练亦应循序渐进。

    疲劳性骨折重在预防。运动员、健身爱好者应避免过度训练和锻炼,运动后要适当休息给骨头减压。骨骼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以及骨质开始出现疏松的中老年人应尽量避免运动过度。旅游爱好者切忌短时间长途行走,或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走。远途旅游时途中一定要适当休息,并做足部按摩。夜晚用温水泡双足,可外搽活血化淤药物,睡眠时抬高双足,以促进血液循环。另外,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保证足够的钙摄入。这些都有助于我们远离疲劳性骨折。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