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导致子宫增大、痛经和月经异常。以下是子宫腺肌症的形成原因和机制:
1、子宫腺肌症的定义
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导致子宫肌层增厚和子宫增大。
2、子宫腺肌症的形成原因
子宫内膜基底层侵入: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侵入子宫肌层,可能与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有关。
激素影响:雌激素水平过高可能促进子宫内膜细胞侵入子宫肌层。
炎症反应: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细胞侵入的风险。
手术创伤:剖宫产、子宫肌瘤切除术等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增加侵入风险。
遗传因素:家族史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3、子宫腺肌症的病理机制
子宫内膜侵入: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异位内膜病灶。
肌层反应:子宫肌层对异位内膜病灶产生炎症反应,导致肌层增厚和纤维化。
激素依赖:异位内膜病灶对雌激素敏感,导致周期性出血和炎症反应。
4、子宫腺肌症的症状
痛经: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期间或前后出现。
月经异常: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
子宫增大:子宫均匀性增大,质地变硬。
不孕:部分患者可能伴有不孕。
5、子宫腺肌症的诊断
临床表现:根据痛经、月经异常和子宫增大等症状。
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可显示子宫增大、肌层增厚和异位内膜病灶。
磁共振成像(MRI):更清晰地显示子宫肌层和异位内膜病灶。
病理检查:手术切除子宫后病理检查可确诊。
6、子宫腺肌症的治疗
药物治疗:
激素治疗:口服避孕药、孕激素、GnRH激动剂等,抑制雌激素水平,缓解症状。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缓解痛经和炎症。
手术治疗:
子宫切除术:适用于症状严重、无生育需求的患者。
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适用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切除病灶,保留子宫。
介入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减少病灶血供,缓解症状。
7、子宫腺肌症的预防
避免多次宫腔操作:减少剖宫产、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降低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风险。
及时治疗炎症:及时治疗子宫内膜炎和盆腔炎,减少炎症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早期发现和处理子宫腺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