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总“迟到”?中医解读背后的原因与调理妙招

发布日期:2025-10-11      作者:罗慧娟       

月经推迟,是指月经周期比正常延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才来一次,并且连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它和闭经(停经超过6个月)不同,是身体发出的一个更早期、更轻微的“亚健康”信号。中医认为,这通常是体内气血或能量运行“慢了半拍”的表现。

中医视角:月经为何会推迟?

中医认为,月经的产生和如期而至,依赖于血海充盈和冲脉通畅。简单来说,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有足够的血:血液是月经的物质基础,由脾胃化生的气血和肾中藏的精血来充养。

2.通道要通畅:血液需要依靠肝的疏泄功能和气的推动力,才能顺利下行至胞宫(子宫)。

因此,任何导致气血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的原因,都可能导致月经推迟。

日常如何调理?

1.饮食调理:吃对很重要,推荐三个食疗方。

红枣桂圆鸡蛋汤:

做法:红枣10颗、桂圆干15克、鸡蛋1个、红糖适量。红枣、桂圆加水煮20分钟,打入鸡蛋成荷包蛋,最后加入红糖融化即可。经前一周开始服用。

功效:温补气血,安神。

当归生姜羊肉汤:

做法:羊肉250克,当归15克,生姜30克。羊肉焯水后,与当归、生姜一同放入砂锅,加水慢炖至羊肉熟烂,加盐调味。

功效: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特别适合气血两虚兼有寒象者。

山楂红糖水:

做法:干山楂片15克,红糖30克,加水煮15分钟,代茶饮。

功效:活血化瘀,适用于经前有血块、小腹胀痛者。

2.生活方式调整:好习惯造就好周期

保暖避寒:尤其是腰腹部、脚踝的保暖,睡前用热水泡脚。

情绪管理:保持心情愉悦是疏肝最好的方法。多听音乐、散步、与朋友聊天,及时排解压力。

规律作息:切忌熬夜! 熬夜最耗伤阴血,是月经推迟的大敌。保证充足睡眠,顺应生物钟。

适度运动:如快走、瑜伽、太极拳等,能促进气血流通,但避免过度剧烈运动。

3.常用穴位按摩

三阴交:小腿内侧,脚踝骨最高点往上约四指宽处。是调理妇科的“万能穴”,健脾、益肾、疏肝。

足三里:膝盖外侧凹陷处往下约四指宽处。是强壮身体的大穴,补益气血。

血海穴:膝盖髌骨内侧端往上约三指宽处。专治血证,能活血化瘀。

太冲穴:在脚背,第一和第二脚趾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是“出气筒”,疏肝解郁效果极佳。

方法:每天用拇指按压这些穴位,每穴5-10分钟,感到酸胀感即可。

重要提醒

1.排除早孕: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发生月经推迟,第一步永远是先用早孕试纸检测或去医院检查,排除怀孕可能。

2.及时就医:如果月经推迟持续发生,或伴有剧烈腹痛、异常出血等其他症状,请务必先去看妇科医生,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器质性疾病。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再结合中医调理,是最安全、有效的选择。

3.勿自行用药: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比如“益母草”适用于血瘀型,但对气血两虚者效果不佳甚至有害。因此,如需用药,请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