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便秘、嗅觉差?读懂帕金森“早期密码”

发布日期:2025-09-24      作者:贺梦宇       编辑:宣传统战部

“刘主任,我这手偶尔会抖,便秘好多年了,最近连炒菜放调料都闻不出香味,是不是身体出大问题了?”今天,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门诊室里,65岁的张阿姨坐在诊桌前,一边说着,一边不自觉地搓了搓右手——静止时,指尖的轻微颤动格外明显。

接诊的神经内科(脑病一科)主任刘叶辉教授仔细询问了细节:张阿姨的手抖多在坐着休息时出现,拿东西、干活时反而减轻;便秘困扰她近5年,靠开塞露才能缓解;嗅觉减退是半年前开始的,起初以为是“鼻炎”,没太在意,直到最近手抖变频繁,连穿衣服系纽扣都比以前慢半拍,才慌了神。结合体格检查和相关评估,刘叶辉主任告诉张阿姨:“这些症状连起来看,要警惕帕金森,它可不是只有‘手抖’这一个信号。”

张阿姨的情况并非个例,很多患者早期都像她一样,忽略了非运动症状的预警。在刘叶辉主任的指导下,我们结合这个病例,带大家看清帕金森的“真面目”。

一、帕金森的“信号组合”:不止手抖,这些症状更要早察觉

刘叶辉主任介绍,帕金森是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中医范畴中属“颤证”“振掉”,核心病机与肝、肾、脾等脏腑功能失调相关,如肝风内动、气血亏虚、痰湿阻络等。其症状分“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张阿姨的表现正是典型的早期警示,且非运动症状往往比运动症状更早出现。

1. 容易被忽视的“非运动症状”:可能早发数年

这类症状常被误判为其他小毛病,张阿姨的便秘和嗅觉减退就属于此列:

• 自主神经症状:便秘是帕金森患者最常见的早发症状之一,像张阿姨这样长期受便秘困扰的情况,多是肠道神经功能受影响的表现,易被当作“肠胃问题”拖延;中医认为,这与气虚推动无力、阴虚肠燥致肠道传导失司密切相关。日常可在中医师指导下,用少量火麻仁、郁李仁煮水代茶(注意不可过量,以免引起腹泻),帮助温润肠道,改善排便。

• 感觉异常:嗅觉减退或丧失是帕金森早期的重要信号,约90%的患者会出现,常被误认为是鼻炎、衰老导致的嗅觉退化;中医则多归为肺、脾功能失调,气血无法濡养鼻窍所致。

• 其他预警: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睡眠时拳打脚踢(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情绪焦虑抑郁、起身时头晕等症状,同样需警惕。中医看来,情绪问题多与肝气郁结有关,头晕则常涉及气血不足、肝肾亏虚。

2. 相对典型的“运动症状”:手抖只是其中一种

当非运动症状持续一段时间后,运动症状可能逐渐显现,张阿姨的手抖和动作变慢就是关键信号:

• 静止性震颤:即张阿姨出现的“休息时手抖”,多从一侧手指开始,像在“数钱”或“搓丸子”,活动时减轻,这是帕金森震颤的典型特点;中医认为此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引发。平时可适当按揉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间凹陷处),每次1分钟左右,有助于平肝熄风,缓解轻微震颤不适。

• 运动迟缓:动作变慢、幅度变小,比如张阿姨提到的“系纽扣变慢”,还可能表现为走路迈不开步子(小碎步)、写字越写越小(小写症);中医多与气血亏虚、肾精不足,不能濡养筋脉肌肉相关。

• 肌强直:肌肉僵硬,活动时感觉费力、沉重,严重时会出现“面具脸”,表情呆板、笑容难展开;中医常认为是痰湿阻络、筋脉拘急所致。

二、别把“手抖”都归为帕金森,这些情况要分清

刘叶辉主任强调,张阿姨的手抖符合帕金森的“静止性震颤”,但并非所有手抖都是帕金森,临床中需注意鉴别:

• 生理性震颤:紧张、激动、疲劳或喝浓茶、咖啡后出现的短暂手抖,情绪平复后会消失。

• 特发性震颤:多在拿东西、做动作时明显(如端杯子、写字),静止时减轻,常遗传给家人,一般不影响生活。

• 其他疾病引发:甲亢、低血糖、小脑病变、药物副作用等也会导致手抖,需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病因。

• 中医鉴别:需结合患者体质、舌苔、脉象综合判断,如肝风内动者多伴头晕、急躁、舌红苔少,痰湿阻络者多伴肢体困重、舌苔厚腻。

三、确诊后如何应对?规范管理是关键

针对张阿姨的情况,刘叶辉主任结合自身丰富的神经科疾病中西医诊疗经验,制定了个性化干预方案。他指出,帕金森虽无法根治,但早发现、早干预,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

1. 规范诊疗

• 现代医学: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如左旋多巴类药物)或其他干预手段,不可自行用药、减药或停药。

• 中医干预:由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如肝风内动者予平肝熄风方药,气血亏虚者予益气养血方药,还可配合针灸、推拿等手段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改善症状。

2. 康复与运动

• 现代运动:每天坚持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改善肢体灵活性;配合手指操、发声训练,缓解运动迟缓与精细动作障碍。

• 中医导引:练习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功法,可调和气血、舒展筋脉,对改善肢体僵硬、运动迟缓有辅助作用。

3. 生活调护

• 饮食调理:多吃芹菜、燕麦等高纤维食物缓解便秘;中医建议可适当食用山药、莲子、小米等健脾益气、润肠通便之品,避免生冷、油腻、辛辣刺激食物。

• 安全防护:家中清理障碍物防跌倒,行动不便时可借助助行器。

• 心理与情感:家人的理解与陪伴对患者心态至关重要,中医强调“情志调畅”,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避免肝气郁结加重病情。

刘叶辉主任提醒,若你或家人像张阿姨一样,出现“便秘+嗅觉减退+静止性震颤+动作变慢”的组合症状,千万别简单归为“老了”或“小毛病”。及时到神经内科或中医脑病科等专科就诊,让专业医生评估判断。帕金森的早期信号藏在细节里,早察觉、早干预,才能更好地与疾病共处。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