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处方治湿疹 弄巧成拙进急救

发布日期:2023-04-14      
   今年65岁的曹奶奶多年来湿疹反复发作,瘙痒、渗出、发水泡,她痛苦不堪,四处求医,但每次治疗一段时间后好转又复发。发现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好,稳定时间长,奶奶便自行购买了一些中医药书籍,研究自己给自己开方。最近湿疹又复发了,她给自己拟了个方并在网上购买药材煎服。谁知这剂“猛药”下肚两个多小时后,奶奶就出现了胸闷心悸、全身乏力出汗、气促和呕吐等症状。家人给她测量血压后发现她血压下降、心率很快,赶紧拨打120送入我院急诊科。
   急诊科主治医师彭瑶接诊后仔细询问其病史和发病经过,了解到老人家给自己开的方子中有一味“附子”,且并没有按照用药规范“先煎久煎”。结合其症状,彭瑶分析其最有可能的病因为“附子中毒”。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予以洗胃、催吐、导泻等相关处理,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补液利尿,对抗心率失常等,经过一系列抢救措施,老太太脱离了生命危险,身体在慢慢恢复中。
   中药附子是临床常用的一个温里药,药性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效,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但附子有毒性,用量一般煎服3~15克,宜先煎1小时,一定要注意用法用量。
   “附子中毒其实就是它的主要成分乌头碱中毒,”彭瑶介绍,其症状包括全身麻木、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较严重者会并发高钾血症、皮肤变冷及四肢强直,甚至抽搐、昏迷等。最致命的是对心脏和血管的影响,出现严重的心率失常及低血压。每种中药都具有不同的药性,部分药物有毒性,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开具处方及购买药材,严格用法用量,才能避免出现中毒现象。中医中药是瑰宝,真正懂它了解它,才能更好地使用它。
                                     作者:彭瑶 编辑:何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