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不退疑大病,谁知小虫惹祸端

发布日期:2023-04-14      
   一周前,家住开福区的李先生发现自己感冒发烧了,而且烧的还不低,最高到了40摄氏度,以为是流感导致的李先生买了奥司他韦和抗病毒口服液服用,但是服药后症状并没有改善,仍然反复高烧。于是李先生来到社区医院验血打针,三天输液后仍然没有好转的迹象,心急如焚的李先生来到了我院急诊科就诊,急诊科医师彭瑶得知李先生高烧多日且原因不明后,为李先生安排了血常规、各项生化治疗,甲状腺功能,结核病的相关检查,肺部以及全腹部CT等,但结果都没有发现太大的异常。
   面对这样一个“奇怪”病人,急诊医护团队自然高度重视,在科室主任的带领下,对李先生的病史,又从头到尾进行了一次梳理。李先生今年38岁,之前身体都很好,几乎很少生病,没有基础疾病和特殊的家族遗传病,职业是公司职员,平时作息规律,工作和生活环境没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不抽烟不喝酒,唯一的爱好就是钓鱼。最近天气变暖,李先生几乎一有空闲就会去野外钓鱼,
   彭瑶立即想到了李先生有可能在野外接触到了什么才导致的发热,再次对李先生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除了和之前一样发现多处淋巴结肿大外,还在他的腹股沟靠近大腿内侧发现了一个焦痂,至此,导致李先生高热不退的“真凶”终于水落石出,那就是——恙虫。
   原来,李先生是在野外被恙满幼虫叮咬所导致的恙虫病。恙虫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过程是人被恙螨幼虫叮咬,幼虫首先在局部繁殖,然后入血,到达不同组织器官,产生相应毒血症状,青少年发病率相对较高,农民等从事野外活动者易感。
   恙虫病感染后的潜伏期为4~21日,一般为10~14日,多无前驱症状,突然起病,体温迅速升高,可高达40℃,可伴寒战、结膜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咳嗽胸痛及全身酸痛等不适。严重时可出现嗜睡、昏迷、烦躁及谵妄等神志改变。
   恙虫病的特征性改变之一是焦痂,可见于64%~98%的患者。幼虫叮咬处先出现红色丘疹,不痛不痒,随后形成水疱,1~2日后水疱中央组织出血、坏死及破裂,结成褐色或黑色焦痂,焦痂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红晕,边缘隆起,呈火山口样。焦痂多为一个,亦可为多个,直径大小不等,多位于会阴、腋窝、阴囊及肛门等人体潮湿、气味较浓的部位。
   部分患者有皮疹出现,皮疹多为充血性斑丘疹,直径3~5mm多见,主要分布于躯干,逐渐向四肢蔓延,面部少见,手掌及脚掌罕见。轻型患者可无皮疹,部分重症患者皮疹可融合或呈出血性皮疹。李先生就是属于全身皮疹不明显的患者,这也导致诊断起来难度更大。同时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以焦痂周围淋巴结肿大较明显。约1/3的患者有脏器肿大以肝脾肿大多见,无明显压痛。
   恙虫病的治疗而言,除开补液退热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外,关键在于运用有效抗生素,该病对大环内脂类,四环素类以及氯霉素类敏感,及时恰当治疗总体预后良好,但未经治疗患者病死率可高达40%。所以一经发现需要迅速就医。
   急诊科医师提醒大家,天气渐暖,户外活动增多,一旦遇到蚊虫叮咬,我们可以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被叮咬的部位,用冰块冷敷,保持被叮咬的伤口清洁,以防病情进一步加重。
                                  作者:彭瑶 编辑:何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