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大作战,你准备好了吗

发布日期:2019-06-12      

□文/儿科 龙海旭

夏天天气炎热,许多孩子身上容易长痱子。尤其颈部、头部、胸背部,经常会生出很多红色的小丘疹,有的还会化脓。生了痱子,小孩痛痒难受,习惯用手拼命去抓,一旦感染便会更严重。防痱治痱,是家长们夏天最关心的话题。

痱子是什么呢?

现代医学认为, 痱子的形成是由于夏季气温高, 湿度大, 出汗过多, 不易蒸发, 汗液使表皮角质层浸渍, 致汗腺导管口闭塞, 汗腺导管内汗液潴留后, 因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 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引起刺激, 于汗孔处发生疱疹和丘疹从而发生痱子。一些体重过重的胖宝宝,在其皱褶部位, 如脖子、 腋下, 大腿内侧等, 痱子常演变变成对磨疹” , 病灶常呈潮红一片, 脱屑、 湿润甚至糜烂、 皲裂等情况, 影响到饮食、睡眠,致使患儿不能正常的生活。

痱子的分型

红痱:红色粟粒疹,因汗液在表皮内稍深处溢出而成。临床上最常见,小儿头面部、臀部、为圆而尖形的针头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有轻度红晕。皮疹常成批出现,自觉轻微烧灼及刺痒感,皮疹消退后有轻度脱屑。白痱:晶形粟粒疹,是汗液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溢出而成。在颈部、躯干部发生多数针头大浅表性小水疱,壁极薄,微亮,内容清,无红晕。无自觉症状,轻擦之后易破,干后极薄的细小鳞屑。

脓痱:脓疤性粟粒疹,是痱子顶端有针头大浅表性小脓疱。临床上较为少见,常发生于褶皱部位,如四肢屈侧和阴部,小儿头颈部也常见。脓疱内容常无菌,或为非致病性球菌,但溃破后可继发感染。

其中白痱,症状最轻,处理得当1~2天可愈;红痱最常见,痒、灼热、刺痛的症状最明显;脓痱,指痱子顶部有小而浅表的小脓疮,处理不当可继发感染。宝宝长痱子切忌用手抓,这样容易引发感染,如果发生感染还有可能引发败血症。

家长如何防治痱子?

1、痱子患儿保持皮肤清洁,要讲究卫生,勤用温水洗澡,使汗孔开张通畅,洗后可涂抹爽身粉。

2、合理选择衣物,建议给痱子患儿穿宽松、吸水和通风感好的棉麻制品,少穿化纤衣物,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痱子患儿,保持皮肤清洁。

3、少让痱子患儿在烈日下嬉戏,阴凉、通风的场所更适合玩耍。汗液多时,可用细软的毛巾擦干,帮助皮肤上的汗液蒸发。患儿睡着时,应该帮助痱子患儿多翻身。

4、预防痱子要注意饮食。要少吃糖和高脂肪的食物,忌食辛辣及过热食物,多食瓜果蔬菜,饮清凉解暑的果汁。

5、要观察皮肤变化,看是否长出了痱子的小点点,即使长出了,也不要惊慌,只要注意卫生,避免抓破痱子,过几天痱子就会痊愈的。治疗痱子切忌针刺或手挤痱子,因痱子患儿用手挤痱子细菌易随血流而扩散,使感染加重痱子病情。

6、治疗痱子必要时就医。假如痱子形成了脓疱并发感染,至医院就诊,治疗痱子。

7、中医学认为,痱子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湿郁皮肤腠理、热蕴肌肤及肌腠不得发泄而引起的。其中中药外洗是一种既简便又有效的方法 , 用之得当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并可免却喂药的麻烦。中药多选用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药物,煎煮后外洗或外涂。我院自制祛痱子中药洗剂十余年,辨证处方,配伍严谨,疗效肯定。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