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功能性便秘如何防治?

发布日期:2023-12-27      作者:李志       编辑:宣传统战部

小儿大便哼唧难下,痛苦难言,儿童功能性便秘如何防治?

有歌唱道“想你是会呼吸的痛”,但还有一种更“落地”的痛苦是宝宝大便拉不出。最近我院儿科门诊就诊了不少便秘的小朋友,他们的家长都饱受折磨,大一点的患儿常常一周甚至半月大便“不见踪影”,平日常见腹胀腹痛,家长绞尽脑汁,洋办法土办法都用了结果收效甚微,小毛毛口不能言更是痛苦,或哼哼唧唧或阵阵啼哭,不少都得借助“开塞露”等外力作用才得以通畅,但解下来后依然如故,大便性状以及大便次数未得到有效改善。

“我家孩子一上厕所就害怕,哭个不停,哎,着急”

“我家孩子一周都不解大便,一到时间就控制不住要拉,好几次都拉裤子里”

“我家孩子大便老是堵厕所”

这些是儿科医师李志最近在门诊听到最多的话语,而小徐(化名)就是这众多便秘患儿中的一位,小徐母亲代诉“近三个月以来,五岁的小徐大便常常一周甚至半个月才解一次,胃口也较前下降不少,平日在幼儿园和家里也不爱喝水,以前喜欢吃肉,现在连肉也不太喜欢吃了,还经常喊肚子痛,去厕所又什么也拉不出来,可急死我们了!”

李志医师根据小徐证候,四诊合参,小徐舌苔厚腻,舌质偏红,考虑饮食积滞,入里化热,焦灼津液从而引发便秘,施以消食导滞,润肠通便中药五剂,配合儿科“便秘贴”穴位贴敷五次后,患儿大便情况得到明显缓解,并叮嘱家长喂食患儿不可过饱过饥,俗话说“留的三分饥与寒,才可换得小儿安”,儿童饮食难以自节,若嗜食肥甘厚腻、辛辣刺激,油炸食品易引发便秘。

便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个的消化道症状,以排便次数减少或者间隔时间延长,或大便努挣难解为主要表现,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儿童功能性便秘,常常伴随有腹痛、腹胀等症状,儿童便秘逐渐成为困扰各位家长的大难题。

那么长期便秘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呢?

李志医师:长期便秘会使患儿精力不集中、缺乏耐心,甚至对排便产生恐惧心理,逐渐产生自卑感,大便干结还会造成肛裂等不良后果,久而久之可能出现肛瘘、肛周脓肿。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原因是什么呢?

中医认为小儿便秘病位在脾、大肠,与肺、肝、肾三脏密切相关,病机主要是脾胃大肠升降失司、津液代谢输布异常,病机主要为肠燥津亏、乳食积滞、气机郁滞、气血亏虚等,西医认为其形成原因有遗传因素、代谢因素、精神因素以及饮食因素等。

那我们该如何治疗呢?

  1. 非药物治疗

    我们可以对儿童进行排便训练,让小朋友蹲坐后下肢用力,屏气收腹部用力排便;对于小毛毛,尤其婴幼儿欲解便前我们还可以让其在温水中坐浴5分钟以湿润肛周,润滑肠道,这更利于大便的解出,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小朋友的运动,避免久坐久卧,适当的运动如跑步等可以促进胃肠蠕动也有利于粪便的排出。

    同时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能因此时常指责小朋友,抱怨指责的氛围会加剧患儿的心理负担,让其恐惧排便,加重便秘的症状,反之我们要对小朋友对鼓励,让其建立信心以更好地排出大便。

  2. 药物治疗

    中医可以根据患儿的病情,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根据孩子的证型分别予以相对应的汤剂进行治疗,对于脾虚夹积引起的患儿还可以采用我科健脾助长膏进行调护治疗,膏方相对中药汤剂,口感酸甜更容易接受。

    中医还可以根据患儿病情予以穴位贴敷、中药药浴、小儿推拿等外治疗法,小儿年幼拒针拒药,外治疗法不经口入,此法对于儿童不失为治疗良策;李志医师提出,对于小儿便秘常用的小儿推拿手法有揉天枢,按揉足三里,揉中脘等,需医师根据孩子具体病情加减取穴,变换手法,辨证施治。

    此外穴位贴敷也是中医治疗小儿便秘的常用方法,我院儿科研制的“便秘贴”对于便秘患儿有较好的疗效,选取“神阙”、“天枢”、“中脘”、“脾腧”、“胃腧”等穴位进行辨证加减取穴即可。

    西药治疗方面包括泻剂如开塞露、乳果糖,微生态制剂如益生菌,胃肠动力药莫沙必利等,虽然可以有效缓解病情,但也不宜长期使用,如益生菌的长期使用可能会破坏小宝宝自身肠道菌群状态,胃肠动力药则有部分不适宜儿童使用。

    我们日常如何对便秘儿童进行调护呢?

    首先日常饮食中我们应确保患儿有足够的膳食纤维和液体摄入,如水果蔬菜、麦麸、全麦面包等的摄入,也推荐摄入足量除奶以外的液体,注意饮食均衡,避免嗜食肥甘厚腻、辛辣刺激油炸食物,多饮水。

    最后希望不论大宝宝还是小宝宝,都能“肠通无阻”!祝大家每天都排便顺利!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