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光眼协会(WCAG)发布的《2020年青光眼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有超过4000万人患有青光眼,约占全球人口的3%,在中国,这一数字为2100万。
一、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由于眼内压升高超过视神经所耐受的程度,引起的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正常的眼压为10-21mmHg,青光眼大多数眼压升高超过了这一数值。
二、 青光眼有哪些症状?
1.眼胀、头痛、恶心呕吐:由于眼压增高,三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病人会有眼部不适和头部胀痛的感觉,严重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2.视力模糊:由于眼内压升高、眼轴相对增长,出现近视度数加深,远视力下降;或由于眼压升高导致角膜内皮失代偿,出现角膜雾状水肿,导致视物模糊。
3.虹视:由于眼压过高,引起角膜水肿,出现虹视现象(即看到灯光周围出现彩环)。
4.看东西有雾状:由于眼压升高,导致角膜内皮失代偿,引起角膜水肿而所致,这种情况在早晨较轻。
5.夜间视力下降:由于眼压升高,使血流缓慢导致视神经缺血缺氧,从而产生神经营养障碍而出现视力下降。
6.视野缺损:眼压升高,使视神经受压而引起神经纤维层损害;
三、青光眼可以治愈吗?
除急性青光眼出现急性损伤外,其他各种类型青光眼均以缓慢进行性视神经损伤为特征,所以青光眼是不能完全治愈的眼病。目前对青光眼的治疗唯一确定有效的方式是降低眼压,对已经丧失的视功能目前尚无办法恢复,但是通过有效降低眼压可以延缓或者终止视力进一步下降。
四、如何预防青光眼发作呢?
对青光眼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事项的总结和建议如下:
1. 情绪管理: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高兴或悲伤,因为极端情绪可能导致眼压升高。
2. 环境光照:避免在暗室中长时间停留,特别是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因为暗环境可导致瞳孔散大房角变窄,诱发急性青光眼发作。看电影等活动应适度,并尽量保持室内光线适中。
3. 药物使用:谨慎使用局部或全身抗胆碱药物,因这些药物可能导致青光眼。
4. 饮水习惯: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建议分次小量饮用,以减轻对眼压的影响。
5. 睡眠姿势:采用仰卧位并适当垫高枕头,有助于降低眼压。避免趴着睡和长时间侧卧,以减少对眼部压力的不均匀分布。
6.运动锻炼:适量运动,如慢跑,有助于降低眼压。根据研究,运动后眼压降低的效果可持续一段时间,建议定期进行有氧运动。
7. 避免吹奏乐器:吹奏乐器时可能因屏气导致眼压升高,青光眼患者应尽量避免此类活动。
8. 饮酒与吸烟:适量饮酒(仅针对饮酒后脸红的患者)可能不影响眼压,但饮酒脸色发白的患者应避免。绝对禁止吸烟,因尼古丁对视神经有损害作用。
9. 治疗打呼噜:打呼噜可能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导致眼压升高,应及时就医治疗。
10. 着装选择: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特别是颈部领带等,以减少对颈部血管的压迫,降低眼压升高的风险。
11. 保暖措施:寒冷环境可能导致眼压升高,青光眼患者在冬季应注意保暖,预防冻疮等寒冷相关疾病。
12. 眼压监测:有条件的患者可进行24小时眼压检测,以了解自己的眼压变化规律,并在眼压升高前及时采取措施,如点眼药水等。
总之,青光眼患者需要综合管理自己的生活方式,从情绪、环境、用药、饮食、运动、睡眠等多个方面入手,以降低眼压,保护视神经,防止病情恶化。同时,定期眼科检查和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尽可能早期诊断,早预防,及时治疗,定期复查,通过降低眼压等手段,才有可能保持终生有用的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