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去医院检查或看病,需要抽血的时候,医生一般都会嘱咐你要空腹,对此,你是否曾经疑惑过,为什么有些检查需要空腹抽血?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底!
一、什么是空腹抽血?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空腹抽血”。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空腹抽血要求至少禁食8小时,以12至14小时为宜,但不宜超过16小时。通常建议在早晨7:00至9:00之间进行抽血。需要注意的是,前一天的晚餐后禁食8小时才算是空腹。在抽血的前一天,晚饭应保持平时的生活习惯,正常清淡饮食,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那么,“空腹”就是“滴水不沾”吗?并不是!
空腹期间可以少量饮水(100毫升以内),但千万不要喝饮料、茶水、咖啡等,否则可能会对结果造成影响。
二、为什么要空腹抽血?
1.避免饮食因素干扰结果
饮食对血液检测结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如葡萄糖、脂类等,饭后检测会使得结果升高。
此外,饭后血清中的食物成分会使得血清/血浆浊度增加,对于比浊法原理检测的指标会产生严重干扰。部分食物成分还会参与到化验指标的检测反应中,造成检测结果异常。
2.降低生物节律影响
人体存在着生物节律,血液检测指标中如激素类指标等与人的生物节律有一定的关系。固定早晨抽血,利于结果的比对分析。
通常情况下,早晨人体的激素水平较为稳定,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机体的生理状态。
3.统一标准,便于比对
世界范围内,大部分的血液检测指标的参考范围,都是依据晨起空腹血的检测结果制定的。采用晨起空腹的最重要意义,是为了统一标准,便于比对观察。这样,不同实验室、不同地区之间的检测结果才具有可比性。
4.减少运动、生理影响
人在早起时运动少,机体功能波动较小,故晨起抽血化验可有效降低进食、运动和工作等因素影响,结果相对稳定、准确,且重复性好,易于发现和观察病理情况,利于临床诊断。
三、哪些化验必须空腹?
虽然不是所有的检测项目都需要空腹抽血,但以下几类化验项目通常要求空腹:
1.空腹血糖
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很多食物里都含有糖,吃了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空腹血糖检测需要禁食8小时以上。
2.血脂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食物是影响血脂化验结果的重要因素。进食后,食物中的脂肪经过小肠进入血液,会使甘油三酯等明显升高。如果吃的是油腻食物的话,血液还有可能呈乳糜样,会对检验结果造成极大的干扰。
3.肝功能
反映肝代谢的转氨酶及反映蛋白质代谢的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等受饮食影响较大,需空腹抽血,才能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肾功能
包含了尿素氮、肌酐和尿酸等。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均可引起血尿素氮,肌酐及尿酸的增高,必须空腹。
5.血液流变(血粘度)
主要检测血液的黏度状态,判断血管内血流循环状态。饮食后血糖血脂升高,会影响血流变的检测结果,做此需要空腹。
四、如何做到正确空腹?
空腹抽血看似简单,但其实也有不少注意事项:
1.时间控制:空腹要求晨起已空腹10-12小时,患者抽血前一天保持平时的生活习惯,维持正常的饮食结构即可,饮食要清淡,避免饮酒、浓茶、抽烟、吃夜宵等,并且保证充足睡眠。
2.饮水限制:空腹期间可以少量饮水(100毫升以内),但千万不要喝饮料、茶水、咖啡等,否则可能会对结果造成影响。
3.药物服用: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一般情况下,检查前不需要特殊停药。但如果医生有特别要求,请遵医嘱。
4.抽血姿势:尽量穿袖口宽松的衣服,避免抽血时衣袖卷不上来或抽血后衣袖过紧,引起手臂血肿。采血后应伸直前臂,三个手指按压棉签压迫针眼处,按压3~5分钟。止血后的棉签请扔到黄色垃圾桶内。
5. 特殊情况:如果有晕血、晕针、对含碘制剂、酒精过敏等情况,需提前告知工作人员。
五、看急诊需要空腹抽血吗?
需要注意的是,急诊情况并不需要空腹抽血。急诊科医师开具的相关检测,例如血常规、尿常规、呕吐物隐血、心肌酶谱、血液电解质、血液淀粉酶等检查,受进食影响不大,可以进行非空腹血检测。急诊情况下,患者的生命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此不必拘泥于空腹的要求。
空腹抽血是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避免饮食、运动等因素的干扰。虽然空腹抽血可能会让人感到不适,但这是为了获得更可靠的检测结果,从而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希望大家在面对抽血检查时,能够理解并配合医生的要求,共同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