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项目中的“免死金牌”

发布日期:2023-10-08      作者:周星       编辑:宣传统战部

不久前媒体报道了一则令人十分惋惜的消息,中国地质大学一名24岁研究生不幸离世,捐献自身器官挽救多人,让人赞叹他大公无私的同时,也不禁扼腕长叹。引发他不幸离世的起因仅仅是一次运动摔倒后的膝盖扭伤,因为不舍得千余元的治疗费用,便选择自行用简易支架固定受伤膝盖,因为操作不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血栓脱落回流堵塞肺血管导致肺栓塞(PE),生命最终定格在24岁。

其实他只要来医院做一个简单的检查,便有很大希望避免悲剧的发生。医学检验中有一个D二聚体的项目,它也许不能引起你的注意,因为它数值很小,正常情况下甚至可以为零,但你可不要被这个小家伙欺骗了,它可是暗夜刺客手中的匕首,能“杀人”于无形。

D二聚体水平升高,表明体内存在着血栓进行了一个频繁的降解过程。D二聚是诊断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DIC的关键指标。

你可能在还是在想D二聚体和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到底有着怎样联系,我们就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形容一下。人体的血液仿佛如一条河流,在血管中不停流动,有人想在上面建出一栋违章建筑(血栓),由于河流流速过快,想建起来并不容易,但是有一天河流变得泥沙增多,流速变缓,违章建筑(血栓)看准时机拔地而起,拆迁部门(纤溶系统)快速监测到违章建筑(血栓),派出拆迁队长(纤溶酶)对违章建筑(血栓)进行拆除,违章建筑(血栓)在拆迁队长(纤溶酶)的一顿操作下,正在慢慢的变成一块块的砖头,D二聚体就是砖头中的一员,但是没等拆迁队长(纤溶酶)完成全部的拆迁工作,由于违章建筑(血栓)在河流之中建设也并不牢固,被河流直接冲倒了,违章建筑(血栓)随着河流(血液)最终冲向了城市的港口(肺脏),堵塞住港口(肺脏)唯一的通道,城市(人体)没有了港口(肺脏)的物资输送(氧气交换),全面陷入瘫痪(休克乃至死亡)。

血栓是一种起病隐匿、发病突然的高死亡率疾病,不管是动脉血栓、静脉血栓或微血管血栓,都对人类健康有着巨大威胁。 如发生在深静脉叫深静脉血栓形成,易发生于腿部,血栓形成会造成血液回流受阻,引起腿部肿胀、疼痛,长时间还可能引起脚的色素沉着、溃疡,血液循环中存在的血栓斑块脱落(比如下肢静脉血栓),随着静脉回流到肺部时候把肺的血管堵了造成急性的肺功能障碍,抢救成功率很低很低。而我们常听说的心肌梗死和脑梗等疾病便是动脉血栓在作祟。

血栓危害这么大,发病急且隐匿,难道就没有办法去发现它么?有的,监测D二聚体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D二聚体升高虽不能帮你确诊静脉血栓,但是一个正常的D二聚体能帮你排除静脉血栓栓塞。如果D二聚体结果升高,建议进一步结合彩超和影像学相关检查,一旦发现有血栓形成,及时到医院进行抗凝治疗,常说的低分子肝素、华法林、达比加群、等都是抗凝药物,这些药物能抑制凝血机制和血液凝固,阻止凝血因子活化和参与血栓的形成。血栓形成后依据病情来进行溶栓治疗,溶栓药物能使已形成的血凝块发生溶解,常用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等,当血块过大时也可以通过微创手术去除。进行抗凝与溶栓治疗的同时,也要警惕出血的发生。

倘若这名同学在血栓未脱落之前能来医院检查一个D二聚体,及时发现和治疗血栓,这次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所以当自身有血栓形成风险时,如骨折,术后,有长期卧床等情况下,一定要尽早的对D二聚体进行监测,将“免死金牌”握在自己手中,避免悲剧的发生。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