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层螺旋CT应用的普及,薄层、高分辨的CT影像让越来越多的肺结节被发现。很多人错误地将肺结节与肺癌划上等号,于是在偶然发现肺结节后焦虑不安,甚至恐慌。那么短期内反复做CT检查合不合适呢?肺结节应该多久复查为宜呢?
肺结节是指肺部影像上各种大小、边缘清楚或模糊、直径小于等于3cm的局灶性圆形致密影。一般将其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亚实性结节又可分为部分实性结节和纯磨玻璃结节。部分实性结节指的是一个结节包含部分磨玻璃密度的成分,纯磨玻璃结节指的是一个结节密度高于周围组织,但是密度没有掩盖周围支气管血管成分的结节。

那么各种结节到底怎么复查为宜呢?
一、单个实性肺结节
1. 直径<6毫米者:低危人群:无需随访。 高危人群:无需随访。但如果形态可疑或位于上叶者,可12个月时复查1次。
2. 直径6-8毫米:低危人群:6-12个月时复查CT。具体时间间隔根据结节大小、形态、患者偏好决定。大多数情况下1次随访即可。形态可疑,稳定性不能确定者,可18-24个月时第2次复查。:高危人群:6-12个月时进行第1次CT复查;18-24个月时进行第2次CT复查。大部分2次随访即可,个别稳定性不确定者可适当延长总随访时间。
3. 直径>8毫米实性结节:
(1)每3个月复查1次CT。
(2)使用PET-CT、组织活检,或二者同时。具体依据结节大小、形态、伴随疾病及其他因素决定。
二、多个实性结节
1. 最大结节直径<6毫米者:低危人群:无需常规CT随访。高危人群:可以考虑12个月时复查1次CT。前提:无已知或可疑原发肿瘤病灶(无转移可能)。
2. 至少有其中1个结节直径≥6毫米,3-6个月时首次CT复查(必选);根据结果18-24个月时第2次CT复查(可选)。
三、单个纯磨玻璃样结节
1. 结节直径<6毫米者:无需常规CT随访。但如果存在可疑形态或其他危险因素,分别在2年、4年时进行复查。
2. 结节直径≥6毫米者:6-12个月时复查CT,以后每2年复查1次CT,随访满5年。
四、单个部分实性结节
1. 结节直径<6毫米者:无需常规CT随访(与纯磨玻璃结节类似)。
2. 结节直径≥6毫米、但实性成分<6毫米者:3-6个月时复查CT,此后每年复查1次,随访满5年。
3. 实性成分≥6毫米者:3-6个月时复查CT,评价结节是否持续存在。对于具有可疑形态、实性成分增加、实性成分>8毫米者,推荐PET-CT进一步检查明确性质或者手术切除。
五、多个部分实性结节
1. 最大结节直径<6毫米者:首先需考虑感染性病变;其次3-6个月时复查CT,如持续存在,此后2年、4年时各复查CT。
2. 至少有1个结节直径≥6毫米:根据最可疑结节进行决策,如果3-6个月时复查CT,结节仍然存在,需考虑多原发腺癌可能。
总而言之,查出肺结节不要慌乱,在听取医生的意见之后,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复诊,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射线接触(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