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心,呵护生命动力之源

发布日期:2025-02-14      作者:何花       编辑:何穰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饮食对心脏健康至关重要,合理饮食可降低心血管病风险,反之则会增加风险。让我们从饮食的角度共同守护生命动力之源。

选择植物油烹饪: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帮助降低血液中坏胆固醇水平,调节血脂、清理血栓,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相对而言更健康些,做饭时推荐选用橄榄油、花生油,以每日20-30g (一般吃饭用勺3勺左右)为宜。

多吃白肉:白肉如鸡鸭、鱼虾等脂肪含量少,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充足,特别是深海鱼(如三文鱼、鲱鱼等)富含ω-3脂肪酸,可减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建议每周吃2次鱼,但每天肉类总摄入量最好不超过200g。

降低红肉摄入:红肉通常指的是在烹饪前呈现红色的肉类,如牛肉、羊肉和猪肉等。这些肉类来自哺乳动物,并且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虽然红肉是蛋白质、铁、锌和维生素B12等营养素的良好来源,但过量摄入尤其是加工红肉(如香肠、火腿、熏肉等)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适量食用坚果:坚果富含维生素和有益健康的脂肪酸,适量摄入可降低心脏病风险。每天一小把(约30克)。

减少钠盐摄入:减少烹饪时使用的食盐量,推荐使用低钠盐和低钠酱油替代普通食盐。将烹饪时使用的食盐量减少至每人每天不超过5克;同时尽量减少高钠食品的摄入,如腌肉、咸鱼、咸菜、奶酪、烘焙食品、包装食品和罐头食品等。

增加钾摄入:多食用富含钾的食物,如番茄、土豆、洋葱、葡萄干以及多种有色水果和蔬菜。

增加蔬菜和水果种类的摄入:富含水果和蔬菜的饮食模式(白土豆除外)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可有效降低患心血管疾病风险。深色水果和蔬菜,如桃子、绿叶菠菜等,往往营养素密度高于浅色蔬果。为保证膳食纤维不被破坏,所以尽量选择直接吃水果而非喝果汁。同时,不同水果蔬菜的营养素、植物化学物含量不同,营养价值不同,在日常饮食中要增加饮食种类的丰富性,平衡膳食。

结合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养心功效的食物,如莲子、苦瓜、生姜等。莲子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苦瓜能清热解毒、保护心血管,生姜性辛温,能提神醒脑,促进消化。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