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怦然心动”,需警惕心律失常

发布日期:2024-08-28      作者:郭慧芳       编辑:刘丹

怦然心动,是突然心跳加速,心脏剧烈跳动的感觉。

正常情况下,我们感觉不到自己心脏的跳动,一般仅在剧烈运动、精神高度紧张或高度兴奋时才会感觉到自己的心跳。

“确认过眼神,遇上对的人。”这时突然之间怦然心动,心跳加速,自己能感受到自己强烈的心脏搏动,那要恭喜你被丘比特之箭射中了,遇上了对的人。这种怦然心动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从而产生心脏剧烈跳动的感觉,通常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但是如果怦然心动频繁出现,或者持续时间比较长,或者伴随胸闷、乏力、头晕等症状,可能是心律失常,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

一、心律失常是什么?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所引起的心跳不规则、过快或过慢等症状的总称。

二、心律失常有哪些类型?

1、窦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2、房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性逸博等。

3、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包括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房室交界区性逸博。

4、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室性逸博等。

5、心脏传导阻滞:包括窦房传导阻滞、房室阻滞、室内阻滞等。

三、诊断心律失常有哪些检查?

1、心电图检查:诊断心律失常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对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绝大多数心律失常通过心电图可做出诊断。

2、动态心电图:通过24小时连续心电图记录可能记录到心律失常的发作,自主神经系统对自发心律失常的影响,自觉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并评估治疗效果,然而难以记录到不经常发作的心律失常。

3、负荷心电图:可能在心律失常发作间歇时诱发心律失常,因而有助于间歇发作心律失常的诊断,

4、食道调搏:结合电刺激对常见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的判断可提供帮助。

5、心电生理检查:主要通过记录心脏电生理变化,判断心脏组织是否有生理异常;能够提高消融成功率;加深对心律失常机制的理解。

四、心律失常的治疗

1、生活要规律,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2、设法消除紧张、恐惧、忧虑、烦恼、愤怒等不良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3、忌浓茶、咖啡、香烟、烈酒等。

4、消除诱因,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甲亢、贫血、感染等需先处理原发病。

5、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6、单发性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无基础心脏病变,可通过射频消融治疗。

7、缓慢的心律失常,可植入起搏器治疗。

总之,怦然心动可能是遇见对的人时的正常生理反应。但是如果频繁怦然心动,需要考虑是否有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建议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若存在心律失常,及时心内科就诊,规范化治疗。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